第(3/3)页 赵朔听了他们的问话,心中暗暗点头。 如果是一般人,听说把一州的土地都赐给自己,肯定会喜形于色,恨不得马上跑马圈地了。 但是,张柔、严实身怀侠气,喜欢打抱不平,首先想到的是平民百姓的生计。 郭宝玉和史天倪,也仔细考虑其中的细则,完全没有露出贪婪之相。 不愧是史上有名的人物,是能跟赵朔一起做一番大事业的人! 赵朔道:“就按四成吧。百姓们失了土地,既可以做其他生计,也可以租种你们的土地。其中,三成归你们,一成归我。剩下的六成,就算是百姓的。你们以为如何?” “完全可以。”史天倪眨眼间就算好了账,道:“平均下来,大概是七户养一兵,士兵收入是普通农民的三倍。他们要自备铠甲、武器、马匹,还要进行训练,其实花销相当不小。 所以,他们真正的收入,仅仅是普通农民的两倍。 将士们干的是刀头舔血的买卖,普通农民却是性命无忧,这个分配已经很公平了。 而农民,一个人一年有一千一百斤的粮食。如果交四成的税,那一个人还有六百六十斤的粮食,也可以满足温饱。” 六百六十斤粮食,要解决温饱,当然不算多。 但也绝对不算少了。 到了现代社会,改开前特殊重体力劳动者的口粮,也才一个月五十斤,一年六百斤。 轻体力劳动者和儿童的口粮,一个月是三十斤左右,一年三百六十斤。 省下的粮食,就可以买衣服,买些农具什么的。 而且,桓州别的不多,就是牲畜多。 有这些大牲畜的参与,其实重体力劳动并不多。 “一年六百六十斤粮食,足够了!”张柔是最知道底层艰难的,喜形于色,道:“要是在河北,真的能有一个人一年六百六十斤粮食,别说三千人了,恐怕八百人我都拉不过来。” 严实也甚是高兴,道:“虽说收了他们的土地,但是只要这个收入大差不差,我敢担保,绝大部分百姓会欢天喜地。就是怕时间久了,有些兄弟贪得无厌……” 张柔微微冷笑,道:“原来他们还是赤贫的农民。现在,他们钱有了,女人有了,还有七户人家供养他们。那要是再贪得无厌,就是觉得自己脖子上顶的那玩意儿太碍事了,咱们给他搬搬家!” 郭宝玉道:“还要担心,那些富户和豪强。如此一来,他们可是吃了大亏的,说不得就会吃大亏。” 赵朔毫不在意,道:“八旗圈地势在必行,如果有人不服,我不介意杀个血流成河。” 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桓州的圈地运动进行的轰轰烈烈。 因为这个地方太穷,之前战争中又跑了很多富户,所以真正能引发大军镇压的流血事件并不多。 也就是砍了三百多颗脑袋,就完成了圈地。 昌州的情况,又和桓州不同。 昌州面积远不如桓州,但是耕地比桓州多了不少。赵朔取了一百八十万亩为官田,剩下六百九十二万亩,分给了郭宝玉的正红旗。 昌州因为富庶,留下的富户和土豪多了许多,郭宝玉足足砍了五百多颗脑袋,才把地分了。 然后,就是最为富庶的抚州了。 抚州的耕地太多了,用来安置张柔的正蓝旗、严实的正黑旗,以及半个镶红旗都富裕了一百三十七万亩。 这一三十七万亩,也被赵朔纳为官田。 抚州的抵抗也最为激烈。近两千颗头颅落下,才将那些原来富户的不满全部压制。 当然了,绝大多数百姓,不但没有任何不满,反而欢天喜地。 其一,太过贫困的农户,官府直接发下了救济粮,只要明年秋收之后加一成利息还上即可。 其二,虽然名义上的土地没了,但实际上能耕种的土地多了许多,而且原来要交七成的收入出去,现在只用交四成了。 天下还有这好事儿?名义上这些地是不是自己的,有什么关系? 而且,农民想拥有自己的土地,也是有门路的,他们可以勤练武艺,去参军啊! 驸马还有三百多万官田没分呢。 不怕你分地,就怕你没那个能耐。 这种日子,简直想想都能让人笑醒,大家都感谢驸马的大恩大德。 至于金国朝廷?那是什么玩意儿,能吃吗? 当然了,最高兴的还是八旗将士了。 普通汉军八旗兵,自从参军以来,打中都发了一笔横财,几乎人人都成了家,现在又分了地,成了地主。 谁参军之前,想过这种好日子? 虽然实际收入,只有普通农民的两倍,但是还有打仗的时候的战利品分啊! 这些只是基本待遇,要想发财,还得靠战争! 中都之战的时候,大家不就是发了一笔横财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