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些震天雷,还不是那些中都的能工巧匠制作出来的? 现在也该蒙古人用用震天雷了。 赵朔用了三年时间,储备了大量的震天雷。 眨眼间,就是无数震天雷在北子城上爆炸。 与此同时,金国北子城上的守军,也有样学样,将城内储存的震天雷,向着城下的抛石车发射。 只在顷刻间,整个战场就震耳欲聋,硝烟弥漫。 如果单单是抛石车和震天雷的对轰,当然是完全不足以攻克这座子城。 毕竟,无论是抛石车还是震天雷,北子城都能从中都城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赵朔远道运来的数量,完全无法与之相比。 不过,如此硝烟弥漫的环境,对于赵朔来说,已经足够了。 轰隆隆~~~ 二十个庞然巨物,推出了赵朔的营盘。 攻城塔! 所谓攻城塔,就是一种木材搭建的高塔,塔体高大,塔下装有轮子。进行攻城战斗时,将它推近城墙边,既可以用塔上的弓弩手压制敌军,又可以放下悬梯,直接攻上城墙。 “上!” 随着抹赤别都温一声令下,早已准备好的五千巴鲁营战士,扛着云梯,身穿铁甲,向北子城逼近。 又有两千名巴鲁营战士,推着攻城塔,向着城墙缓慢移动。 轰轰轰! 无论是中都城上的抛石车、床子弩,还是那子城上的抛石车、床子弩,都开始疯狂地向着巴鲁营战士发射。 但是,硝烟弥漫的环境,让他们的准头大打折扣。 足足四千名巴鲁营战士,到了城墙下,架起了云梯。 攻城塔也慢慢接近了城墙。 “哼,雕虫小技,何足挂齿?” 蒙古军如此大规模的进攻,当然惊动了中都城内的两个丞相,抹捻尽忠和完颜承晖。 他们一起来到北门观战。 抹捻尽忠见状,发出了一声冷笑。 虽然抹捻尽忠逼反了飐军,但不得不说,他还是有些军事才能的。 当初,术赤攻打山西,唯有大同没有攻破。当时在大同坐镇的就是抹捻尽忠。也是因为此功,他才能被提拔为尚书右丞,成为大金群相之一,守中都城。 完颜承晖是个文官,不怎么懂军事,忍不住问道:“蒙古人对北子城的进攻,如此猛烈。抹捻右丞何出此言呢?” “也就是看似猛烈而已。”抹捻尽忠微微摇头,胸有成竹地道:“守城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咱们随时调动精锐,支援子城。就凭这二十座攻城塔?就凭这些所谓的巴鲁营?赵朔想破城,无非是痴人说梦罢了。” 抹捻尽忠已经从赵朔的大纛上,知道了自己的对手是谁。 事实似乎向他预料中滑落下去。 神臂弓! 滚木礌石! 金汁沸水! 震天雷! 无数守城器械,向着攻城的巴鲁营战士身上砸落。 一座攻城塔的顶部,最多能站二十名战士。 但无论和城墙上的守军对射,还是放下悬桥攻上城墙,都难敌守军的优势兵力,尽皆徒劳无功。 战局飞快的向着有利于守军的方向滑落。 “石抹右丞果然料事如神!”完颜承晖见状,忍不住连连称赞,道:“这中都城由您主持大局,简直稳如泰山。” “哪里,光凭我一个人怎么成?还需要你我二人精诚团结,才能为我大金守好中都。” 话虽如此,抹捻尽忠满脸笑容。 抹捻尽忠是懂军事的。 他最怕的是蒙古军围而不攻。 当初的中都城支持不住,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大安协议》。现在中都城。就更不可能支持的住了。 不过,现在,也不知这攻城的蒙古驸马赵朔,搭错了哪根筋,非要强攻中都城。 那他倒是很有信心守一守的。 不过,抹捻尽忠做梦都没想到的是,这时候,赵朔驾前已经纷纷请战。 “驸马,让我们正红旗上吧!” “让我们正蓝旗上!” “攻不破北子城,我严实甘受军法!” “镶红旗千户董俊,请求出战!” …… 在抹捻尽忠看来,蒙古军展现的攻城实力,实属正常。 本来么,原来都是金国的正规军。真拼起命来,能有多大的差别? 现在的金军守的已经不是野狐岭的简陋工事了,而是经过近百年经营的坚城。 金军有着守城的巨大优势,巴鲁营能翻起什么风浪来? 但是,在八旗将士们看来,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巴鲁营的确不是不够拼命,但是实力是不够的。在八旗将士看来,他们也就是悍不畏死可以称道,战力就比较一般了。 也不知是种了三年田,实力有所降低。还是八旗军经过三年的严格脱产训练,已经实力远超巴鲁营?抑或是,汉军八旗眼高手低,过于高估了自己的实力? 但不管怎么说,巴鲁营不顶用,驸马肯定会动汉军八旗的。 现在主动请战,说不定就能占个天大的便宜! “那就正黄旗吧。” 赵朔很快就下定了决心。 汉军八旗没有经过实战检验,赵朔也不确定,他们真正的战力。 史家猛将如云。 这检验汉军八旗实力的第一仗,就由史家来打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