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铁木真道:“既然任命你为任命你为铁门关以南黄河以北天下达鲁花赤了,那中都的政务,自然也归你负责。无论是你要开什么科举,还是中都的治安,收税,都是阿朔你的事。” “是。” 说穿了,铁木真根本就不知道怎么治理中原子民,更不知道怎么向中原子民收税。 在没有赵朔穿越的历史线上,铁木真去世前一年,就有人向他提议,原来中原是金国的领土时,咱们可以抢那些老百姓。现在都成了咱们的子民了,就不能抢了,这些种地的子民简直毫无用处。不如把所有农田都毁了,改做牧场,让农民都做牧民吧。 铁木真竟差点答应了。 还是耶律楚材力谏,说中原子民的税收很不少,铁木真才让耶律楚材试试。 等到耶律楚材成功把税收起来的时候,窝阔台都登基了。 农税都收不明白,就更别提更复杂的商税了。 历史上,蒙古人屠城无数,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现在铁木真不把中都的行政权交给赵朔,又交给谁呢? 不过,耶律楚材见赵朔进了趟皇宫,不但搞定了科举的事,还拿到了中都的行政权,简直惊掉了下巴。 赵朔驸马,也太得成吉思汗的信任了吧? 要是金国或者宋国皇帝,面对赵朔如此手握重兵的大将,那还不得千防万防?在蒙古这里,赵朔想开科举,却是一句话的事情。不但是一句话的事情,连中都的行政权都拿到手了。 而且,这似乎并不仅仅是信任的问题,而且是蒙古制度的问题。 蒙古人没什么文化底蕴,所以他们对人才很重视,给人才很大的权力。 而且,蒙古很擅长学习,什么实用,什么先进,他们就学什么。不但学习,而且没有丝毫忌讳,一切以实用为先。 比如耶律楚材提出的科举改革之事,如果在金国,肯定会掀起轩然大波。这事儿不吵个几年,根本就定不下来。但是,赵朔觉得有理,不但实行了,而且提出了更加完善的改进意见。 第二天,就可以直接施行了。 一切以实用为先,效率简直太高了! 蒙古国草创,虽然各项制度非常粗糙。但是,朝气蓬勃,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再加上铁木真赵朔等人杰,日后的前途真是不可限量。 耶律楚材的效率也非常高。 当天中午,就命人写好了几十张科举榜文,张贴到中都城的人流密集之地。 中都的读书人见了,简直一片沸腾。 虽然现在不太平,蒙古人也有言在先失土者死,但是富贵险中求啊! 河北总共有一百三十五个县,一个县任命一个县令和一个县尉,就需要二百七十个人了。而且,县之上还有府呢?也需要大量的官员。就算需要给立下功劳的人留位置,所需的官员数量也令人眼晕。 赵朔给这次科举定的名额,是三百人。 这是什么概念? 原来金国从六七千万人口中选进士,才一次选四五十名。 这录取几率直接翻了近千倍! 而且,只考策论和简单数学,即便学问不是那么好的,也不愁无从下笔。 那还等什么啊? 这么大的便宜,不占是傻子! 原本对科举不报任何希望的人,都燃起了极大的希望。 也正在中都开科举的时候,赵朔率领八万大军,攻入了河北。 这时候的河北,就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了。 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就是一步登天的机会,摆在他们面前。蒙古人的檄文说了,原本的基层官吏,除了立下大功者之外,一概不用,只会用蒙古人的功臣。 对于某些金国官员来说,要他们的官位,简直和要他们的命没什么两样。 对于很多土豪来说,要他们的土地,就更是要他们的命了! 赵朔一来,整个河北的天,变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