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赵朔道:“当然。赵昀如果不下罪己诏,那我的《告宋国军民百姓书》不就白骂了吗?赵昀如果不下罪己诏,那此战双方近四万将士的牺牲,又是谁的错?总不能是我的错吧?” “呃……” 在最初的愤怒、屈辱与震惊过后,曹友闻忽然冷静下来。 他到底愤怒什么呢? 他到底屈辱什么呢? 对,赵昀是大宋皇帝,他被逼着下《罪己诏》,表面上看就是整个大宋的屈辱,大宋所有臣民的屈辱。 但仔细想来,这是“北方赵官家”逼着“南方赵官家”下《罪己诏》啊! 老赵家内部的两个当家人,争个谁对谁错,关大宋臣民什么事? 甚至可以说,赵朔是让天下人看看,谁才配成为唯一的汉人“官家”?该感到愤怒和屈辱的只有赵昀而已,与其他人何干? 而且,赵朔既然开出这五个条件来,那就是赵朔和赵昀之间的事了。 答应不答应这五个条件,别说他曹友闻了,就是桂如渊都只能算一个小虾米。他就算再据以力争有什么用? 曹友闻深吸一口气,苦笑道:“看来大王这五个条件,只有朝廷才能定夺了,外臣充其量是进行转达而已。” “你转达得要快。” 赵朔计算道:“从仙人关八百里加急到临安,大概是四日多一点,我宽限一些,就是五日。来回就是十日。再给赵昀三天的考虑时间,那就是十三日。中间要预防一些意外,我再宽限两日。这样吧,半个月。从明日开始计算,十五日内没有明确的答复,我就挥军攻入四川。” “另外,为了表达桂如渊本人的诚意,两日内你们就必须从仙人关退兵。五日内,献粮二十万石,羊万只,猪三万头,前来犒军。如有逾期,我马上发兵进攻。只是到了那时候,我军取得更大的战果,那五个条件恐怕要加码了。” “大王,这时间也太紧了!” 怕赵朔误会,曹友闻赶紧解释,道:“并非外臣有意拖延,实在是当初我大宋派了孟珙率一万忠顺军援金,现在就驻扎在汴梁。即便我大宋要改弦更张,联蒙灭金,孟珙的大军也来不及撤回来啊!” 赵朔却微微摇头,道:“那就是你们的事了。总而言之,两日内,你们要让出仙人关。五日内,我要看到二十万石粮食,一万只羊和三万头猪。半个月内,我要得到明确的答复。但凡有一条不按照本王说的做,我马上出兵,继续攻打宋国。” “是,是,外臣马上将大王的旨意带回去。” 时间紧急,曹友闻匆匆离去,回仙人关去见桂如渊了。 桂如渊也没什么好办法。 他只能紧急派出两拨使者。 一拨使者去见汴梁的孟珙,让他早做准备。 其实孟珙的处境也不算太艰难。 他虽然驻扎汴梁,但金国总不会放心一支宋国强军驻扎在国都内。所以孟珙是在汴梁城外驻扎,麾下还有五千骑兵。 他做了充分的准备后,一得到消息马上南下,金国未必拦得住他。 另外一拨使者,自然是向临安而来。 至于桂如渊从仙人关退兵,以及付出犒赏物资,倒不是什么难事。 格日勒说的对,经过仙人关大败,宋军士气极低,精兵也不能当精兵用了,他们只想离着赵朔的大军越远越好。 桂如渊下令退军的消息一出,宋军上下竟欢声雷动。 犒赏物资也不成问题,四川富庶,二十万石粮食仙人关里面就有,也就是牲畜需要几天的时间凑齐。 …… …… 五日后,临安,皇宫内。 大宋皇帝赵昀,和六位宰执一起,商议大宋面临的这场致命危机。 原本宋国是有五位宰执:首相史弥远,以及郑清之、乔行简、薛极和葛洪。 最近又加了一个宰执。 宣缯,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 其实,原本大宋的宰相班子里,除了葛洪这位四朝元老之外,无论郑清之、乔行简,还是薛极都是史弥远的人。 不过郑清之和乔行简只是亲近是史弥远而已。这两个人位列宰执之后,自然有自己的宰相风度,史弥远并不能如臂使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