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什么?花帽军反了金国?好!” 赵朔对于花帽军造反一事,当然是乐见其成的。 金国末年,回光返照,出现了两支强军。 其一,为花帽军。 其二,为忠孝军。 忠孝军就不用说了,是对蒙古和赵朔极为仇恨的队伍,完全不能用,已经被赵朔消灭了。 花帽军的领袖仆散安贞,被金国自毁长城杀了。其后,花帽军各部被拆散安置。 花帽军和赵朔没有深仇大恨,充其量是不满赵朔均他们的田地而已,是可以招抚的对象。 比如赵朔攻略山东时,招抚的郭阿邻。郭阿邻麾下的“黄鹤袖军”,就是属于花帽军的余部,现在归属于镶蓝旗,战力相当不赖。 当然了,无论是郭阿邻,还是“黄鹤袖军”,都无法与郭仲元和他麾下的花帽军主力部队相提并论。 郭仲元早就是花帽军中最能打的大将了,被人们称为“郭大相公”。而郭阿邻则是被称为“郭小相公”,以做区分。 另外,郭仲元还有个称呼——南渡以来第一名将。 所谓“南渡”,指的自然是金国渡过黄河,迁都汴梁。 完颜陈和尚称“南渡以来第一悍将”,郭仲元称“南渡以来第一名将”,其能力可见一斑。这是一个帅才,可独当一面的人物,可惜生不逢时罢了。 当即,赵朔高声道:“诸将听令!” “在!”八旗诸将齐齐起身,轰然应声。 赵朔高声道:“天寒地冻,令尔等麾下将士,内穿棉甲外罩铁甲,全力向金沟进攻!” “是!” 诸将抖擞精神,领命而去。 的确,金军有使诈的可能,有可能安排了什么陷阱。但是,那又如何? 金军现在充其量能剩下两万精兵。 而且,在如此寒冷的深夜,他们仅有秋装可恃,恐怕连强弓都拉不开。他们的粮食供应,肯定也充足不了。 而赵朔的麾下,吃的饱饱的,又有棉甲御寒,养精蓄锐三天之久。 赵朔认为,就算金军有什么阴谋,在如此强大的实力差距面前也施展不开。 “杀杀杀!花帽军反了,以左臂红布为凭!” “投北方赵官家,杀女真人!” “杀光花帽军,杀叛徒!” “汉狗可果然不可靠,杀光他们!杀光他们!” …… 金沟内,一万金国精兵正在猛攻近三千花帽军的大营,两军的喊杀之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 完颜赛不站在一个临时搭起的高台上,紧张地关注着战况。 完颜塞不这个“常胜将军”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凭着一场场胜利拼出来的。 他从来没有看轻“南渡第一名将”郭仲元,一直派人密切关注着花帽军大营的动向。 如果郭仲元或者对金国忠心耿耿,或者担忧汴梁的家人,或者没看穿完颜赛不的计划,那就简单了。仅剩下三千多人的花帽军,饿了十四天后还剩下多少战力?他保证供应的精兵一出,灭了花帽军,金军就能多撑一段时间。 如果郭仲元意图反复,就集中优势兵力,先灭了他,给大军提供肉食。 只是完颜赛不没想到,郭仲元的反应这么快。他刚给诸将定下了死守金沟的计划,郭仲元就猜到了他想干什么。而且,回去之后,马上就布置人手反正! 而此时完颜赛不准备用来灭花帽军的精兵还没准备好呢,只是有部分军士在监视花帽军罢了。 如此一来,双方都没准备好。 在一更三刻的时候,战斗骤然打响。刚开始花帽军战力比普通金国精兵强,还占着一定的优势,向着金沟谷口方向杀去。 但是,寒冷的冬夜,单薄的秋装,无论是金军还是花帽军的战力都大受影响,花帽军推进的速度并不快。 随着完颜赛不不断调兵遣将,又渐渐以优势兵力将花帽军逼了回去,现在花帽军的总兵力应该已经不足三千了。 但尽管形势好转,完颜塞不一点都高兴不起来。花帽军算什么?赵朔的大军才是他的生死大敌。现在大部分精兵都去围剿花帽军了,一旦赵朔的大军趁机来攻,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怕什么,来什么。 “冲啊!杀啊!杀金狗啊!” “金军内乱,天助吾王!” “踏平金沟,就在今夜!” “斩完颜塞不者,赏黄金五百两,三个前程!” …… 四面八方喊杀阵阵,无数汉军八旗将士从谷口,从四面的山坡上,向着金沟内的金军杀来。 “完了!” 完颜赛不心中一沉。 如果是白天,汉军从高山攻下来,因为山势陡峭下山并不容易,可能被谷底的金军集火,汉军要破金沟大营,没那么容易。 如果是夜晚,金军的弓箭无法阻止汉军冲下山来。但是黑夜中敌难辨,签军更能发挥实力,汉军是不愿意吃这个亏的。 所以,他自认为这金沟还有的守。 但是,深夜中,完颜赛不手下大部分精兵都被花帽军缠住了。他现在手头只有六千多精兵可调动,这可怎么守? “金沟啊!金沟!原来这个名字,预示着我大金主力,尽丧于此!我大金,确实已失了天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