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些纸钞可以完全无碍地和这些金银币进行兑换。 随着逐渐加大投放量,纸钞的信誉也就逐渐建立起来了。 当然了,虽然这些金银币不是纸钞,但收益也是相当可观的。 比如这枚银币吧,按照赵朔之前的指示,单纯用银子质地太软,为了保证银币的硬度还加入了百分之十的铜。 但其价值,还是按照纯银来计算的。 一元银币,就价值一两白银。 这就是大约百分之十的铸币税了。 还完全不用担心百姓们不接受。 一小块银子,到底成色如何?普通百姓怎么可能分得清? 到底多重?也很容易被奸商盘剥。 铜钱更不用说了,币值太低,携带和交易起来太不方便。另外,铜钱各种伪币流行,成色不一,也有着很复杂的兑换问题。 这种可以用来交税,币值确定,无法伪造,无论携带还是交易非常方便的货币,可比日常交易的铜钱和散碎银两强多了。 孙威对工坊的进度也颇为自豪,道:“现在的工坊里面,无论是工匠,还是各种研究人员,都比以前强太多了。” “哦?为什么?” 孙威道:“这些年,不断补充着新的工匠。他们的父兄大就是我们工坊的子弟。王上您想想,他们的父兄当初是什么学习环境?什么时候才学成的?又是什么待遇?” “我们的工坊给的薪水多,他们都愿意自己的子弟干这一行。非但如此,王上您还下旨,在哈尔喀贵城建了学校,让这些人的子弟入学。这些子弟的老师,就是那些顶尖的工匠和研究人员。时间久了,能不青出于蓝吗?” “而且,新加入的这些人年轻,脑子活,各种点子层出不穷。我都明显感觉到,最近几年完成各种王上交代的任务,越来越顺利了。” 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赵朔的工坊内,聚集了天下各国的顶尖人才。 他们聚集在一起,原来还有着语言不通的因素,只是普通的协作。而且,那些西方工匠被掳掠而来,也没那么尽心。 时间久了,语言通了,良好的待遇才让他们愿意真心对赵朔效忠了。 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脑袋的思维不断碰撞,产生了各种灵感,自然会产生各种成果。 现在,已经到了成果大爆发的时候。 不过,孙威之前对赵朔提过类似的想法了,这次就不必提了。而且,孙威现在感触最深的,还是学校的力量。 赵朔微微点头,道:“看来,兴建专门的匠人学校,是个好主意。可惜,现在我们财力不足,没办法让国内的小孩子都上学。不过,以后在各大州城中,都设立一个匠人学校,专挑聪明伶俐的孩子入学,再用优秀匠人教导,还是办得到的。” 匠人学校这个名字,其实不太好听。 不过,这种细枝末节以赵朔的身份完全用不着操心。他指个大概方向,旁边的杨惟中自然就会记下来。 自然会有朝廷官员将赵朔的要求进行各种细化和美化,形成完整可行的方案,让赵朔定夺。 孙威道:“王上英明。其实,除了这硬币之外,我们还有几样成果。” “哦?快拿来给我看看。”赵朔高兴地道。 “送上来。” 随着孙威的一声吆喝,有两个人抬着一个半人高的巨大木盒,走入了殿内。 把那木盒打开,一个赵朔非常熟悉的物事,出现在他的面前。 一个大摆钟! 钟摆轻轻摇动,按照赵朔的吩咐,上面用阿拉伯数字显示着当前时间。 钟表在这个时代,妥妥属于高科技了。 原理当然非常简单,钟摆定律嘛,中学课本里面教过的。使用擒纵结构,就能制出钟表来。 不过,知道钟摆定律和擒纵结构,和制出合格的钟表来,就完全是两回事了。 在历史上,四百多年后,欧洲才制出了摆钟。 赵朔饶有兴致地问道:“你们制出的这种钟表准吗?一天能差多长时间?” “经过我们的改进,现在这钟表运行一日,大概差三分钟的时间。不过,我们正在改进,相信用不了一年时间,能将这钟表每天所差的时间,限制在一分钟之内。” “很好!真到了一分钟以内,孙威,我给你挂工部侍郎衔!另外,发明这钟表和螺杆有功的,你可报上两个名额来。一个挂五品衔,一个挂七品衔。另外,再赏你黄金三千两,美女四名。那两个挂五品衔的,每人赏黄金一千两,美女两名。挂七品衔的,每人赏黄金五百两,美女一名!” “谢王上!愿为王上效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