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李怀德的谋划-《四合院之从钳工做起》
第(3/3)页
通过长期雕刻训练,李国成现在的念力已经进化到入微状态,根据之前的脑海记录的标准长度方块,他在脑海里进行放大分割和演化,初步估计他现在的念力识别精度可以达到0.001mm。当然,这个结论需要以后使用标准件进行验证。
“赵程,你去想办法,调用最精密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赵老爷子直接给赵爸下命令,赵爸没有任何迟疑就点头答应。
“你评估一下,曙光ii型机床是否具备了量产能力”,赵老爷子明显非常重视国家工业的整体提升能力。
“加工能力没有问题,目前我们工厂近期就能够拥有曙光ii型机床,利用它们应该不用3个月,我们就会拥有20台曙光ii型机床。因为对工人能力的依赖性下降,很快就会形成战斗力”,李国成自信的回答道。
“而且我们实验室研究成功了热应力释放工艺流程,也加速了生产过程。现在我唯一担心的是装配能力,这个是我们最大的瓶颈。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再高,如果装配不满足要求,不仅加工精度上不去,还会影响机床寿命”。
今天白天李国成忽略了这一点,也是在路上,被冷风一吹才想起的。现在轧钢厂只有3位8级钳工,短期他们还是达不到自己的水平。
主要的瓶颈是他们力量不足和手部的稳定度不够,一些装配过程的划痕就会影响机床的精度。
李国成把他的担忧说于老爷子,“你们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老爷子马上提问。
“看来需要为他们研究一些辅助工装了,便于他们提升负重能力的身体稳定度”,李国成想了想说道。
“有思路没有?”老爷子表现的非常急迫,看来对曙光ii型的普及期望非常高。
“我回去想想,应该不难”,李国成信心满满地说道,因为他想起了后世非常普及的一种装备。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推荐!求月票!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