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四合院之从钳工做起》


    第(2/3)页

    三天时间完成了主板的电路设计,两天时间完成掩膜版的雕刻。

    接下来的工作王大勇就可以完成。不到半天时间,李国成就拿到了全新的主板。

    现在焊接已经不需要李国成,工厂里有10几个非常熟练的焊工,把电路图提供给他们,只用了一天时间完成了3块主板的焊接。

    听说所有工作都已经准备完成,吴连奎也跑了过来,半导体实验室所有人员都放下了手头上的工作,聚集在实验室的测试台旁。

    测试台上面正安静的放着三台外形和101型计算机完全一样的计算机,但是相比于101型,102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

    李国成亲自按动3台计算机的开机键,3台屏幕先后显示出一串汉字:欢迎使用曙光102型计算机。

    欢呼声顿时响彻半导体实验室。

    李国成也是感慨良多,为了今天,他为之准备了3年,尤其是最近1年,他是不断构思,不断的推翻,不断的仿真,中途有遇到了各种麻烦。不管如何,现在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102型计算机虽然简陋,但它是一个起点,有了它,就可以不断增加功能,提高性能。无论如何,李国成敢保证,在数字计算机领域,华夏走到了全世界的前面。

    当李国成解决了操作系统和编译器这两个问题,102型计算机就可以在各行各业使用,就可以让华夏提前进入数字时代。

    接下来,李国成的主要精力当然是设计操作系统和编译器,然后就是培养实验室里的这些人,让他们掌握芯片设计和应用的能力,这样,李国成的很多思想才能够早一点实现。

    基础已经具备,接下来就是集团作战。后续如果还是李国成单打独斗,那么很快就会落后于已经完成预热的整个西方世界。

    实验室里,王大勇和张头稍微差一点,但是他俩执行力非常强。其他人通过这1年多的合作,发现他们都非常聪明,完全可以跟的上李国成的思路。

    闫解放、周晓娟和张芷静一人一台电脑,正认真地根据李国成编写的测试用例进行整机测试。

    通过2个多小时的整机测试,结果完全符合设计预期。

    得到结果的李国成把情绪亢奋的老吴拉到一边。

    “老吴,这台计算机我不准备上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