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文位低的人想不出高品阶的诗句,即便想到了,写出来的品阶也不高。 甚至同一首诗,由进士写出来能够达府,童生写出来就不过堪堪出县罢了。 因为一个人体内的才气是一定的,不足以支持他写出远超过本身才气的文章。 听见这个说法,苏小小很疑惑:“你怎么知道,同一首诗的才气,进士和童生写出来都不一样?” 陈明鑫想了想:“其实这个也不算什么秘密,如今诗会词会众多,总有人懒得自己作诗词,便花钱去买。诗词由卖家口述,只要不写出来,买家写的时候便被天道判为原本,若有才气便生异象。” 苏小小明白了:“有人买到差不多的诗?” 陈明鑫点头:“不过也不用过分担心怀才不遇明珠蒙尘,若有真才实学,即便只是出县之作,随着诗作者的文位提升和名声传扬也会逐渐提升品阶。若只是辞藻堆砌,即便诗成之时达府鸣州,随着传扬也会逐渐掉品,被有名之人攻讦品阶会掉得更快,甚至危及文名。” 提升品阶的事情,苏小小听人说过,她写出常建的《塞下曲》只是达府。 却不止一次听人言道,那句“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加以传扬,有可能成为传世战诗。 但掉品的事情,苏小小还是第一次听说。 至于体内要有足够的才气,才能写出完全呈现文章才气的诗句,苏小小就更是才知道了。 看来她刚穿越就能够以白身写出达府诗,原身功不可没。 最后,陈明鑫跟苏小小强调。 众圣认为,诗词只是小道,治国是中道,经义才是大道,乃至成圣之道。 诗词虽然在传播的速度上略胜其他题材,但要论微言大义,还是经义和策论更胜一筹。 尤其是苏小小有意考取同年秀才,更要在经义上下功夫。 这些问题,若不是有陈明鑫,苏小小还真找不到地方问。 她想过去竹林文宫问,最终作罢。 一是有些事情,你不知道,连问都不知道怎么问。 二是她在文林文宫中的人设是半圣,常识问多了岂不是要露馅。 思来想去,竟只有陈明鑫,对她有双甲圣前和写诗救母的滤镜,可以畅所欲问。 一来二去,苏小小跟陈明鑫的友谊突飞猛进。 所以面对陈明鑫共乘的邀请,苏小小欣然同意:“走,一道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