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不朽,天元-《真假千金互扯头花?我选抄诗成圣》


    第(1/3)页

    舌绽莲花催出的水墨刀锋削金断玉,要捅穿一张宣纸简直易如反掌。

    利刃延伸,眼看着就要将飘在空中的纸张割成碎片。

    苏小小攒着一口气,参与金声玉振的童生们提着一口气。

    这口气要是被打断了,文章可以再写,万众同心的天时地利人和却难以再现。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

    语出《襄公·襄公二十四年》。

    正是白仁济送给苏小小的“顺水人情”。

    高资一惊,没有想到白仁济竟送了苏小小“不朽”的进士断语。

    正常情况下,极少有读书人会送出自己的“不朽”断言。

    一是因为德功言不废,方为不朽。

    断言他人“不朽”,就意味着对其德行功业和学说极为赞同。

    而一旦对方在德行功业和学说的任何一方面出现令人诟病的情况,都会受到连累。

    二是因为剑客讲蓄养剑意,释家讲修闭口禅,读书人的断言也不是随便想给就能给的。

    “不朽”赞誉太甚,以白仁济的文位才气,说一句要养才气三年,且一辈子只能用一次。

    白仁济把一辈子仅能用一次的“不朽”,押在了苏小小的身上。

    苏小小的文章能成,自然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可如果苏小小的文章不能成,白仁济就会当场沦为笑柄。

    即便苏小小眼下文章成了,日后若有任何行差踏错,白仁济依旧会一损俱损,危及文名。

    高资惊讶之余,很快就明白了白仁济的良苦用心。

    文院肩负教化之责,白仁济身为府文院院君,对教化之事看得更重。

    如果苏小小写的是别的文章也就罢了,偏偏她写的是为师之道。

    白仁济不惜送出“不朽”断语,也要保住苏小小的文章。

    是身为文院人一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胆忠心。

    进士的唇枪舌剑含怒而出,如滚滚惊雷划过天际。

    朴问丹和身边的几个举人当场不堪忍受地捂住了耳朵。

    伴随惊雷,飘到半空的宣纸刹那间迸出耀目的橙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