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文武百官皆露出震惊,互相交头接耳低声议论。 明代粮食的平均亩产量不过是2.31石,也就是二百多斤粮食。 马铃薯和番薯的亩产量至少是二十石,产量足足比明朝的其他粮食产量高出十倍左右。 这也是为何官员们如此震惊的原因。 而且朱元璋还说是“至少”亩产二十石。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这马铃薯和番薯的亩产量还能更高! 如此高产量的农作物真的存在吗? 百官不由开始怀疑起来。 “陛下,这两种粮食作物......其产量......不知是否验证过?” 某个官员眼角余光偷偷打量上面,小心翼翼的斟酌着语句,询问道。 他们觉得定然是有人蒙骗朱元璋。 这么高产量的粮食作物怎么可能存在。 这世界上根本不可能有如此高产量的粮食作物! “诸位爱卿不信?”被质疑,朱元璋脸上没有丝毫的不悦,反而脸上挂着笑容,“若是诸位不信,那便跟着咱来吧。” 朱元璋觉得等会儿这群文武百官震惊得无以复加。 朱元璋带着文武百官来到农田梗旁,只见农田里面种满了绿色的农作物,一种长着藤蔓一般长枝条,上面长着心形深绿色叶子,而且有着明显的叶脉,另一种农作物地上茎菱形,有毛,椭圆形的叶子,放眼过去,绿油油的一片。 “陛下,这是?” 文武百官满脸迷茫。 他们都不知道朱元璋带他们来田里做什么。 太阳已经升起,灼热的烈日照耀着田地和田埂上的所有官员,一路走来,他们身上都出了些许黏腻的汗水,口也有些干渴。 好端端的来田里。 这是要做什么? 朱元璋如此不按套路出牌,文武百官有些慌。 苏玄看着这一亩亩田地上的农作物,若有所思。 “你们看。” “这就是咱所说的高产量粮食!” “也是我大明未来的希望!” 朱元璋指着田地里面的农作物语气激动的说道。 “毛骧!” “卑职在!” 腰间挎着一柄长刀的毛骧出现在朱元璋的面前,双手抱拳,低着头。 “将马铃薯和番薯拿来给他们看看。”朱元璋命令道。 “是!” 毛骧拿起放在旁边的锄头,走进田里,而后开始挖起来,一个个红薯、一个个马铃薯被挖了出来,很快挖了一整筐。 他双手提着筐里沉重的马铃薯和红薯,来到朱元璋等人面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