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简短的两句话,让见多识广的石千秋一头雾水。 还山神死了他自然理解,可后面那句‘姬源不死,那块悬空之地就不会落下’是什么意思。 “天骄王伟力!让石某佩服!” 心里还没想明白的石千秋,嘴上自然不能慢。 先是恭维一句之后,这才有了些头绪,“宗中弟子出都出来了,不妨借着这个机会出来见见世面。” “我们这些老骨头,在一州之地固步自封太久了。” “原本以为,不论世道再怎么变,如我十三宗、六大王族之流仍旧能稳坐钓鱼台。” “可近些时日,先是王器宗覆灭…再是我骨石宗元气大伤。” “前后连一月都不到。宗中所谓的高手,更是有力使不出,如一帮待宰羔羊般。” “着实是让我们心神俱震。” “若是天骄王愿意,我骨石宗上下愿再自降一等,去青州跟着大人多走走新路,琢磨琢磨后进新学,涨涨见识。” “不知天骄王意下如何?” 身为名震天下的十三宗宗主,石千秋能放下身段说出这番话,可谓是诚意满满。 姬源自然也没有拒绝的道理。 “石大人都开口了,晚辈哪还有拒绝的道理。” “正巧贵宗圣女石惠也一直在我身边历练,所见不少…石宗主和咱们自家的弟子若是有不懂的,就问圣女大人好了。” 一侧的石惠也走出来,亲昵的走到石千秋的身边,挽起其手臂。 “老祖宗,青州的神异多得很呢,灵甲、祭灵术、傀儡之术……保准让您看的眼花缭乱。” 她知趣的没说装甲之事,这毕竟是姬源的底牌。 “好好好……那就让我的好丫头,给我这把老骨头开开眼界。” 言语间,大院里一片宾主尽欢,喜气洋洋的氛围。 原本笼罩在众人头顶的阴霾,也顷刻间烟消云散。 …… “国师!灵界中降下了四尊神明,正在让各州生灵涂炭!” “国师,庸州的兽血神、岩州的还山神都已经被天骄王所杀了。” 小皇帝手握着刚刚从岩州方向送来的情报,只不过是一前一后的两份,神色也是由大悲转大喜。 他反复的对照着两份情报的落印,确认都不是伪造的,这才唏嘘一声。 “天骄王,真乃神人也。” 小皇帝脸上的喜色程度,不如从前。 倒不是有什么烦心事,而是他已经渐渐习惯了这位天骄王在战事之上的无往不利。 每逢大事,似乎只要有这位天骄王存在。 都会以一种横推之姿,轻而易举的平定乱事。 就如这次一样。 远坐京城的自己,才刚刚收到四神下凡的情报……但其中的一半,就已经被天骄王所斩杀了。 “诸神也并没有书中和众大臣口中说的那般骇人嘛。” “诸神不可怕吗?” 反问声伴随着沉重的脚步声,一道庞大的身影从远走近,他微微低头,越过长廊的廊檐,如今从各种意义上都足以称得上遮天蔽日的少帝太师李文儒走到小皇帝的身边。 “诸神若都如那些在京城中苟延残喘的富贵宗师,壁剑城之剑气,又怎会长存四千余年,贯穿了整个大乾的历史而至今依旧嚣张?” “诸神若是不强,那些自诩新派灵修的灵通境大灵修,又怎会如今寸步不敢入灵界修行?” “以至于刚刚起势的灵修,又在至少小范围之内,被老派宗师瞧不起?” 李文儒俯瞰着小皇帝,语气也更重了几分。 “不是下凡的四神太弱,而是姬源太强了。” “超脱了单一的武道,呵呵……让我想到了一些故人。” “义父想到了谁?还有人能与天骄王相比?”小皇帝吃惊,他虽然年纪尚小,武力不显,可饱读诗书。大乾四千多年间出现的名人故事,他都能随手拈来。 “不是这个时代的人物。” 李文儒如今对于‘义父’这个称呼,也没什么抵触情绪了。 这位大乾少帝…… 毫无帝王之心,难堪大任。 “大炎?还是大灵?”小皇帝一脸好奇,“前朝古史,我还真不太懂。” “都有。” “都有?!”小皇帝更震惊了。 “高祖曾言,今人胜古人。无论武道还是灵修,皆是如此啊……” 李文儒闻言,点了点头,“高祖皇帝这话不错。” “古史可鉴,但古武古路……无需推崇,都如如今的老派武夫,传统灵修一般,若放在如今,皆不堪一击。” “任意一位天骄回去,都能横推。” “我脑海中那些…只是相似之人罢了。” “姬源,天骄王…确实是古来今朝独一人。” “确实!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小皇帝语气坚定。 让一侧的李文儒略微诧异,因为这位小皇帝在自己的面前,从来都是底气不足的模样,如今聊起古史、聊起姬源,倒是硬气了许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