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你说的对-《锦鲤农妻超有钱》
第(2/3)页
一个秘密在心里藏了十五年,他怎么都说不出口。
……
眼看着晌午了,苏大武赶着去街上买了白面,又狠了狠心买了只鸡杀了,给女儿女婿做了一顿晌午饭吃。
苏禾苗惦记着学堂的事,吃了饭就拉着钱长安去学堂找先生。
他们镇上没有官学,倒是有一家叫做翰林书院的私塾,招收的是五到十二岁考童生的子弟。
翰林书院的院长是个老贡生,姓沈。
一路打听过来,镇上的人都说这位院长是个老学究,学识丰富,书院管的十分严谨,教导学生也很严格。
只是入他的门可不容易,初学的子弟虽不用考试,也是要从各方面考察学生能力的。
翰林书院束修很贵,不但要入门六礼,一季还要交两贯钱作为奉师所用,学生若在学堂吃饭,一天也是要十个大钱儿的。
一季两贯钱,一年就是八贯!
八两银子呀,寻常人家谁拿得起这些!
苏禾苗咋了咋舌,“怪道老百姓大多都是不识字的,就这束修先把穷苦人家挡在门外了。”
钱长安无奈的笑了笑,“向来如此。”
“向来如此便是对的?”苏禾苗不服气的说,“相公也说过,读书使人明理,要是老百姓的孩子都能读得起书,岂不是都明理了?
咱们大煜国有那么多明理的人,以后该多兴盛呀!”
钱长安,“……”
你说的对!
这等远见倒是连他都不曾想到的。
苏禾苗轻轻叹了口气,“我弟弟虽不会说话,其实不笨的,好在咱们拿得起束修,不然活活埋没了一个孩子的前途。”
“不急,日后大煜所有进学之人,皆免银钱,一应奉师所用由朝廷发放便是。”钱长安淡淡勾唇。
“噗……”
苏禾苗笑了起来,娇嗔的捶了他一下,“我也就随口抱怨两句,你倒当真了似的……可惜相公不是皇上,做不得数的!”
钱长安挑了挑眉,笑而不语。
两人说着话,一路寻到了一座青砖大宅前。
宅子肃静雅致,红色大门上挂着一幅笔力遒劲的牌匾:翰林书院,里面隐隐传来清朗的读书声,听的人心里都跟着静了下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