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四五个穿着正装的欧洲绅士,出现在了豪宅的门口。 “陈先生在里面等你们。”门口的华人门卫对那群人说道。 四五个人里似乎有一个是翻译,把门卫的话叽里咕噜翻译成了不知是什么语言,告诉了后面的几个人。 领头的那个大胡子点了点头,迈步走进了屋子里。 陈剑秋正在院子里看报纸。 听见门口的动静,便站了起来,热情地对着那个翻译打起了招呼。 “嘿,施耐德先生,好久不见。” 翻译名叫施耐德,德国人,和陈剑秋相熟,是克努伯公司的一名管理人员,负责和陈剑秋公司进行业务对接。 此人在美国生活过很长时间,通晓英语和德语和荷兰语。 “好久不见,陈先生。”翻译走上前,笑嘻嘻地握住了陈剑秋的手。 “来坐吧。”陈剑秋指了指院子里的桌椅。 新墨西哥州冬天的户外并不冷。 一抹阳光打在桌子上,格外温和。 一行人围着桌子坐了下来。 “你在电报中说并不是很清楚,只提到了想和我们达成一笔军火交易,怎么?威廉二世对此也感兴趣吗?” 陈剑秋半开玩笑地问道。 施耐德的眼神犹疑了一下,还是选择实话实说: “国王陛下知道这件事情,不过这次采购的军火,并不是给德国军队使用的,而是德瓦士兰共和国。” 施耐德开始向陈剑秋介绍起大胡子和他身后的那些人来。 大胡子是德瓦士兰共和国军队的后勤官员,而其他的人,同样是共和国政府的成员。 “我们之间不是有生意往来吗?”陈剑秋有些疑惑,他手指在自己和大胡子之间比划了一下。 他之前一直通过一家注册在荷兰的公司出货给布尔人,换回金子。 “英国人打算再次对德瓦士兰共和国下手了。”施耐德说道,“他们需要更多的装备。” 陈剑秋的眉毛挑了一下。 大胡子看上去有些着急,开始手舞足蹈地比画了起来。 “他是在说.”陈剑秋大致看懂了,转向了施耐德。 “嗯,没错,就是你们在攻击圣胡安高地的时候使用的那种便携式的臼炮。”施耐德补充道。 原来这帮布尔人盯上了迫击炮。 大胡子叽里咕噜说了一堆,施耐德连连点头,随后翻译给了陈剑秋: “他们认为这种武器非常适用于对英国人作战。” 陈剑秋“哦”了一声。 “可他们怎么知道我们用了这东西的?”他看着施耐德,明知故问道。 施耐德神色有些尴尬,不过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道: “我们派出了观察员,额,不光是我们,全欧洲都派出了观察员,所以,这似乎并不算是一个秘密。” “那我就更不能卖给你们了。” 陈剑秋面露难色。 “如果被英国人知道我卖迫击炮给你们,我在英国的厂还怎么做生意?” 施耐德和大胡子他们互相看了一眼。 “陈先生,正如您所说,之前您不也是一直在通过荷兰公司在向德瓦士兰售卖军火吗?”施耐德不解地问道。 “正如您所说,现在生产这玩意儿的全世界就我这一家,英国人知道了还不弄死我?”陈剑秋耸了耸肩,“不过.” “不过什么?”施耐德赶紧问道。 “不过就和马克沁机枪一样,我可以把专利授权给克努伯,你们生产了就行了,我收专利费和卖迫击炮弹。”陈剑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迫击炮的技术含量,其实并不高,迫击炮弹也没什么玄乎的东西。 相反,迫击炮弹的造价,其实更加低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