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代周》


    第(2/3)页

    段佛音脸上浅浅地泛起一丝苦涩,又瞬间隐去。

    这种取舍,谁又乐意接受?自己宁愿此生从无机会遭遇此事。

    可这关系到大理国的存亡和段氏的兴亡。她不得不勉为其难。

    段佛音在那一丝苦涩褪去之后。悠悠轻叹道:“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陛下谬赞了,佛音不敢当。”

    百里无忌捕捉到段佛音褪去的那一丝苦涩,心中竟泛起一丝怜悯之意,但怜悯归怜悯,利益归利益。

    百里无忌闻听段佛音这一句佛谒之后,心中生起了一丝惆怅。

    他听懂了段佛音的意思。

    段佛音此语意思是般若在佛家的经典中是智慧,良知的意思。

    它具体包含的东西很广。在这一句中,愚和智也不能简单就翻译成愚蠢和智慧。如果你了解佛家文化,你就会明白,佛家追求的是顿悟,用我们话就是豁然开朗的意思。

    愚和智是我们翻译时用来代表佛家思想的符号,这里的智就是顿悟,参透,明白佛理的意思,愚则是相反的意思。

    那么这句话通顺的意思就是,如果一个人不能够顿悟,参透佛的道理,那么他的智慧、思想,也就不会打开、获得,如果一个人能够顿悟,理解佛得道理,那么他就打开了他的智慧,真正参透了世界。

    段佛音以此佛谒进行自我安慰,也借此来提醒百里无忌,缘起缘灭,明国强大的国力不可能永远地保持下去,所谓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之意。

    百里无忌师出梁震,从小学的是儒学,王霸之道,却因梁震与龙兴寺僧正齐已深交,于佛法也有所涉猎。

    在闻听段佛音此语后,百里无忌微笑着说道:“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佛音公主当知道,我即佛,佛即我,朕只要把握现在即是得,何须管身后大浪滔天。”

    百里无忌有些戏谑之意,这句话前面关句亦是引用了佛谒,针对段佛音顿悟之意,但后半句则是即兴之语,带着反驳和戏谑成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