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种遍大楚-《农门女猎户种田发家史》


    第(2/3)页

    “只是,这么多番薯种子,咱们府内的衙役兵丁都不够啊,而且持续时间如此之久,须得招收大量民兵,此事还得有劳赵大人。”

    闻言,县令直接拍手赞道,“此法甚好,如此,等番薯可以扦插时,咱们的苗种想来也就凑得差不多了。

    比如,在百姓们面前,多为她说几句好话,让他们更认同、感激这位劝农县丞,也让她能更快地融入到庶务以及与百姓和乡绅小吏们的相处中来。

    忙碌就代表着有收获也大呀。

    要培育够北方百姓们所需的番薯苗,仅靠东宁路的百姓和田地,显然是不够的。

    到时就算不甚充足,至少家家户户都能分到,那些穷苦百姓们,稍微多给那么些,其他人也不会太过眼红,王大人想的当真是周到呐。”

    家中有劳力的出劳力,有牛有车的又可以参与进运送的队伍。

    这未来呐,基本不用愁没好日子过喽。

    “好,梁大人此言可以考虑。”

    有了众位上官的帮助,王同娟在此地的前景便是光明了许多呐。

    说着,刘县尉又看向赵云介。

    “赵大人此举甚至妙。”

    当然,也有不少人没有她们这般的好运气,都碰到了好些务实的官员的。

    “是啊,要下官说,对于那些将番薯培育得更好的,或是能护住番薯种子不被盗的民兵们,咱们还能再给些奖励,到时不怕他们不尽心伺候。”

    谁让咱过上好日子,咱就拥戴谁。

    尤其是他们大部分田地都已种上了番薯。

    以至于,让周边好些个府的百姓们都跟着忙碌得不行。

    在接纳了王同娟这位新同僚之后,众位领头的官员们自然便要帮衬一二。

    自家能过上好日子才是真理,至于女不女子的,那都是不太重要的事。

    如此一来,既能解决下官带来的农匠不足的问题,又方便各地派人来,由农匠统一教授,等番薯苗育好之后,再遣人将它们派发至各地。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仓禀足而知礼节,在饭都吃不上的时候,谁还管你啥祖宗礼法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