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去哪里进学?-《锦鲤农女有慧眼》


    第(1/3)页

    第155章  去哪里进学?

    罗氏说官府没来传信之前先不要张扬,结果她回村后忍不住跟娘家人兜了底。

    当然,她透露的时候有叮嘱她们先别说出去。

    然这么大的好事,一个人传给自己觉得关系很好,嘴巴严实的人。

    没用半天时间,徐文宣中秀才而且是案首的事就私下传开了,有的人还来徐家恭喜呢。

    只不过徐家门紧闭,罗氏带着豆蔻去县里买菜了,徐和顺去地里看庄稼,颜则去作坊忙活。

    第二天上午,县衙报喜的衙役进村来,彼时徐家有好些亲戚专门在那里等好消息。

    衙役前来有几个目的,首先是报喜,通知徐文宣已经考中秀才,可以称秀才相公。

    其次,徐文宣可入州府、县学习,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

    因徐文宣在县试、府试和院试中皆是案首,俗称“小三元”,他今年是安西府最有名的学子,那可是名誉的象征。

    所以,他可以直接去府学进学,一般秀才可没有那样的资格,因为能去府学进学的学子都是经过精挑细选,不仅要考试排名靠前还要看人品。

    县学的主管教育的教谕自是希望徐文宣在县学进学,因为教出一个举人,连带着宁海县的县学的大小官员都有功劳。

    尤其像徐文宣这种极有可能中举的学子,教谕自然不想让府学那边捡便宜,而县学教导出举人的数量也是有任务考核的。

    因此,县学的林教谕也同衙差一起来到徐家,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劝徐文宣留在县学,可以给他别人没有的优待。

    彼此心里都明白,府学各方面条件肯定要比县学好得多,但学子可以选择自己的去处。

    徐父徐母及徐文宣认为去府学学习更有前途,颜则认为他在县学更有利。

    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罗氏不理解颜的想法,疑惑的问:“明显府学要好呀,只不过去府学进学要多点钱,家里有钱啊。”

    向氏又道:“颜颜啊,三郎去府学读书,结识的同窗都更有能耐,对他以后肯定有好处,你可以陪他去府城读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