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委实可惜-《锦鲤农女有慧眼》


    第(1/3)页

    第307章  委实可惜

    金銮殿内,御史参奏朝中大臣及权贵买官买官一事,目前开没开始针对徐家之事,因为查到的不仅有徐家人参与,还有别的官员也有参与,而且证实交易完成。

    相比之下,徐文才收的钱财数量庞大,但因卖官一事还未真正实施,并没有对朝廷造成实质性的危害,言官们最先抓的是交易做成的案件。

    然后然后才轮到徐家兄弟头上,言官义愤填膺,表示此次事件积极恶劣,如不严惩权贵纵容亲属收刮民脂民膏的行为不足以服众,将来还会有人变本加厉……

    口若悬河一通理论,最后说长此以往极有可能会动摇国本云云的。

    事实上,卖官捐官的行为一直存在,权贵的家眷、亲属收受贿赂也不是才出现的问题,历朝历代都如此。

    只不过颜家属于比较尴尬的位置,出身低微,与安王有关系,却又不属于真正的权贵,恰好她家兄弟又犯了事,而且影响非常恶劣。

    像她这种有名无实的权贵不被拉出来做靶子才怪。

    真正王公大臣,哪家下边没点烂事,御史言官岂敢随便攻击他们,只能挑软柿子捏。

    加之徐家这事儿不冤枉,手法做得那么蠢,收受的数额那么大,想不被揪出来鞭打都不行。

    明武帝听了会儿,当有人提到惠宁郡主夫家兄弟卖官之时,待那人说完,明武帝便将颜传进金銮殿。

    颜走进大殿,先拜见明武帝,紧接着不卑不亢的请罪。

    明武帝居高临下审视她,威严的声音响起,“你何错之有?”

    颜将事先想好的罪名一条条往身上揽,认错的态度十分诚恳,但不该揽或是方才有些大臣提到的罪状,她一条都不碰。

    她错就错在没约束好分家出去的兄弟而已,不存在授意、纵容等一些列的子虚乌有的罪状。

    有的朝廷暗讽,表示惠宁郡主消息灵通。

    明武帝便问:“此事尚未宣扬,你从何而知?”

    “回禀皇上,今日清早,有位自称送钱给夫家兄长的人到惠宁府上……”

    巴拉巴拉一通解释,表示她始料未及,大为震惊,深感有负皇恩,罪孽深重,便立即来请罪。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