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三万辆……” 牛庚重复着张庆先的回答,对这个数字很不满意:“不行,这个数量实在是太少了,根本没法满足上线的标准。” 他倒是没有责怪张庆先的意思,毕竟工厂的上限在那,并不是人力能够解决的。 奈何始终保持这种效率的话,恐怕小星汽车想上线,就要等到下半年了。 届时国内新能源汽车城市场还能否有小星汽车的一席之地都说不准。 这也是牛庚最忧虑的地方。 “牛总,要是我们把车子扩建增加生产线呢?” 突然站在旁边的吕秀,试探性提出了一个建议。 可惜并未被采纳。 只见牛庚摇摇头道:“无论对厂区扩建,还是重新另外打造第二工厂,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不符合眼下面临的困境。” 当小星汽车在市场站稳脚跟,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建立第二甚至第二工厂都属于正常操作,但这都是以后需要考虑的事情,现在暂时还不在计划之内。 要不然真把希望放在新的工厂上面,小星汽车上线的时间更是会遥遥无期。 而随着牛庚话音落下,吕秀张庆先两人也不免陷入沉默。 好在这份氛围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下一秒。 牛庚像是做出了什么决定,无比郑重的开口说道:“目前要想提升小星汽车的制造速度,见效最快的办法就是对生产线进行改造升级。” 改造生产线? 张庆先吕秀听到牛庚这番话,几乎是同时表达出了自己的惊讶,没有想到牛庚想要在生产线上动手。 略微迟疑片刻,最终还是张庆先忍耐不住,讲出了不同的看法。 “牛总,我们工厂现在的这条生产线技术水平已经是国内比较先进的,恐怕很难在有所提升!” 张庆先作为工厂老员工,又负责着技术部,可以说是看着这座工厂成长起来的,对里面各个情况都了如指掌,在其基础上进行新的改造升级,恐怕还没有多大成功的可能。 另外张庆先还有一件事情没说,那就是贸然对生产线改造的话,说不定还有可能造成整条生产线的瘫痪。 届时别说提升小星汽车的制造速递,连正常运行都达不到。 所以哪怕这样做是在质疑老板的决定,他也必须要把话说出来,将风险扼杀在摇篮中。 不过牛庚做出的决定一般是很难改变的。 “放心吧,我自有打算。” 回过头看着张庆先轻飘飘说出这句话,便径直朝着生产车间走去。 而这一幕也看的张庆先满脸疑惑。 心中不由得浮现一个问号? 思绪陷入混乱。 牛总这难道是想…… 亲自动手对生产线进行改造升级? 在脑袋中浮现出这个十分大胆的猜测时,使得自己都被吓了一跳,因为他无论如何都无法想象堂堂科技公司的总裁,会懂机械方面的知识。 要知道一条技术先进的新能源汽车制造生产线,所包含的知识非常之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