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章 天子参悟-《寒门仕子》
            
            
            
                
    第(1/3)页
    接下来的战役,比齐誉想象的要容易得多。
    前后也就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基本上就完成了一统大业。
    据符贤传过来的消息显示,之所以能如此顺利,主要是得益于两大因素。
    首先是明正天皇的归顺以及她公开地劝降,此举,让不少的尽忠分子都放弃了原来的抵抗,选择了听从圣诏。
    这是她特有的政治作用,任何人都无法替代。而齐誉,也恰好将这种作用运用到了妙处,所以才省去了那么多的麻烦。
    第二个因素,乃是一种不可言传的特别震慑力。
    东京大屠杀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扶桑国的每一个角落。像这种级别的杀戮,无形中就会形成了一种高压势态,令旁观者心中胆寒、脊背发凉。
    扶桑的守军自然也不例外,他们也会下意识地做出评估,和琼军对抗,自己有没有这个实力。要知道,一旦城破,就有可能悲剧重演。
    别说是自己了,连一家老小都难逃厄运。
    在这种震慑下,有不少的守将官选择了弃械投降,以避开可能发生的灭顶之灾。
    当然了,也有极个别的负隅顽抗者。
    他们认为,目前的琼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只要扶桑人万众一心,就可以组成众志成城的反抗势力驱逐敌虏。
    他们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还特地印发了一些传单。
    上面说,在东京大屠杀过后,琼军的地面部队仅剩下了几百号人,而且,还都是疲惫之师。即使,再加上离去归来的热气球军,其规模总数也不会超过三千来人。
    就这么一点兵力,咱们怎么可能抵抗不了呢?
    说句难听的话,这数以千万计的扶桑人,一人一口唾沫星子,都可以把侵略者淹死。
    但是,这种观点并没有形成大影响力的风潮,因为,才刚刚泛起了一丁点苗头,就被黄飞在暗中给清除掉了。
    如此一来,就再也没有什么不和谐的异己声音了。
    然在齐誉看来,这种声音并不具备太大的说服力,他们想以乌合之众来以多打少,绝无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并不是说,你主场作战,又有民众基础,就一定会占尽地利与人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