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一、生当其时-《大宋金手指》


    第(3/3)页

    “我倒觉得是些豪爽人。”赵景云笑道:“我在军中时,与那些武人相交,都是这般脾气,那种忸忸怩怩的,倒会让人瞧不起,不过没有这伙人的铜臭味倒是真的。”

    “也只有你过得来,莫说我,便是谢安仁,只怕与武人也是处不好的。”李仕民嘟囔了一句。

    “那倒也未必……他与流求的近卫军便相处甚好,还曾为李全侄儿向陛下求过情——只可惜他识人不明,那李锐最后还是投李全去了。”

    “那厮也是蠢,我大宋国势,只要眼睛不瞎便都能看得清楚,他投李全,不是寿星公上吊,活得不耐烦了么,如今蒙元已经要完蛋了,也不知那厮后悔没有。”谈到李锐,李仕民不禁又冷嘲热讽道。

    李锐当然没有后悔,他手中还有数万人马,如今正在会宁城下。

    “真是小李千户!”

    守着城头的是李全的家将,认出他的身份来,惊讶地道:“为何不是、不是……”

    “当然不是蒙哥与忽必烈!”李锐在城下不耐烦地答道:“他二人见机得早,往敖东方向跑了,宋军去追他们,才让我得以脱身,快开门快开门,让我进去,我叔父呢?”

    听他直接喊出蒙哥与忽必烈的名字,那家将缩了一下脖子,讪讪笑了笑。虽然李全已经实际上背弃了蒙元,但他裹挟来的汉蒙各族却不知道,李锐在下边这样喊,未免有些冒失。不过这是他们叔侄的事情,李锐年轻又能干,李全自己的嫡子还年幼,谁知道今后谁会是主人呢。

    “小李千户请稍候,小人这就去禀报大帅,大帅若是知道小李千岁安然无恙,必是甚为欢喜的!”

    李锐也不着急,就在会宁城下等着,过了会儿,李全出现在城头,与他说了几句之后,便命人打开城门。

    李全心中多少有些愧疚,当初与侄儿说好了要一起举事,可是事到临头的时候,他怕出现纰漏,并未等李锐从辽阳返回,便提前来了会宁。开了城门之时,他下了城楼,在路上迎接李锐。

    “叔父。”李锐给他行了一礼,然后站起身来,李全正要说话,看着李锐身后的亲卫时,面色不由得一变。

    注1:此为狄更斯《双城记》之开头,二十世纪初,佚名的中国翻译家译成中文,实在是我觉得翻译得最妙的文字。双城记故事发生的背景,正值法国大革命前后,与中大宋激烈的社会变革正好相类,故用于此。私下窃语一句,当今国势,亦类于此乎?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