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吴需要这些人维系当地的统治,也要适当的利用一下他们,巩固藩王国自身的统治。 有利益关系作为纽带,大吴藩王国的存在就是合理的。 对于每个藩王国,庆忌的要求都是学吴字,习吴语,使用帝国的货币,使用帝国的度量衡,然后让士子们到各个藩王国游学,开坛讲学,招收弟子,传道受业解惑。 在潜移默化中移风易俗! 庆忌的这种怀柔政策,总的来说是润物细无声。 不过,这需要很长的时间。 时至今日,已经有藩王国内许多的本地贵族大臣及其家眷,为了迎合帝国,而主动学习吴语,写吴字,穿着吴人的衣裳,带着吴人的南冠。 除了肤色、口音不 同,他们跟真正的吴国人别无二致了。 上行下效。 若是长此以往,各个藩王国内的异族人被同化,成为吴帝国真正的一份子,也只是时间问题。 历史上存在了十三年,昙花一现的亚历山大帝国,尚且有那么多的影响力,更何况是吴帝国? 「皇祖父,若果真如此,孙儿就不削藩了。」 吴基不由得低下了头。 作为权力欲望极高之人,实在是很难容忍不臣服自己的藩王国存在。 这就是历史上这么多朝代的皇帝会想着削藩的原因。 「不,基儿,你可以削藩,朕也鼓励你削藩。」 「啊?为何?」 吴基很是不解。 「削藩,要讲究方法,不能一味地乱来。基儿,你应该想过自己继承大统之后,要如何削藩吧?细细道来。」 「这……」 「但说无妨,朕不会怪你。」 见到庆忌这般宽容的姿态,吴基这才放下心来,咬咬牙道:「皇祖父,实不相瞒,若孙儿日后继承大统,力主削藩的话,一定会从那些较弱的藩王国先下手。」 「如去年模国发生叛乱,模王信仓皇出逃,是周边的藩王国帮助他镇压了叛乱,复立模国。」 「这要是换做孙儿,失国之藩王,理应废黜,然后直接在其国内设立郡县进行统治。」 顿了一下,吴基又道:「再有不法行迹之藩王,孙儿会第一时间予以训斥,扣押到帝都后,废黜其位,罢免其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