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半分山水半分缘 052 风雨欲来-《一代权臣》


    第(2/3)页

    于是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争吵起来。

    两旁站立的江南官员,尽有吃了秋仪之的亏的,见状也忙七嘴八舌地帮起腔来。原本肃穆庄重的佛殿,顿时混乱不堪,吵成一片。

    却惹怒了端坐正中的郑鑫,只见他平摊手掌,猛击面前书案一掌,怒斥道:“你们这样吵吵嚷嚷,还有官员体面在吗?还有圣人教化在吗?还能做万民表率吗?”

    众官员听了郑鑫这番痛骂,终于噤声不语,各自站回原位。

    却见郑鑫余怒未消,气鼓鼓地说道:“我离京之前,只当江南道乃是开化之地,风物文明不次于京师。却没想到堂堂刺史大人,居然会为了一桩不大不小的案子,同属下当堂争吵;也未想到区区一个七品知县,竟有胆量同上峰当面争执;更没想到周遭同僚,居然没有一个出来劝解的。你们看你们刚才,同市场之中的乡愚蠢人有什么区别?”

    他顿了顿又道:“依我看,殷大人同秋大人,不过是政见相争,一时失仪而已。最可恶就是你们下面这帮无端帮腔的。方才说话的,我都记下了,你们回去一人些一份检讨送到我这里来,一个也不想跑!”

    秋仪之静静听郑鑫把话说完,心中却不得不暗自佩服:让这些插话官员送检讨过来,便是将其同这桩案子捆绑起来,到时候任打任罚就全在他手中了——这招实在是高明得很。

    却听郑鑫继续说道:“我奉旨巡视江南官场民情,原本是不应当插手政务案件的。然而现在看来,这桩案子牵涉到十三条人命还在其次,关系到江南官场和睦才更紧要。按着我的意见,这桩案子无论是继续由秋大人查办,还是上交殷大人督办,都不恰当——不若由我亲自审理。诸位大人之中必然有精通大汉律法的,不知这般处置,有何不妥之处?”

    这些官员无不噤若寒蝉,哪个敢出言反对作仗马之鸣?

    郑荣见了,暗暗冷笑一声,说道:“既然诸位大人都无反对意见。那就请秋大人即日便将本案一应案卷证物统统移交至我处。至于本案人犯,也不宜再关押在山阴县城之中。然而我目下暂住在栖霞寺中,不能搅扰过甚,请秋大人只将妙真、李慎实两个紧要人物押送我处关押。还有,原告苦主杨瑛儿,也一同送来,明白了吗?”

    这几点,是秋仪之早已同郑鑫商量好了的,他自己当然没有反对意见,便忙站前一步,说道:“下官谨遵大殿下令旨。”

    郑鑫木着脸点点头,又道:“还有。刺史殷大人、州牧蔡大人,这桩案子毕竟发案在贵辖区之内,若纯由我一人审理,未免难以服众。还请两位大人案件定谳之前,不要离开金陵,以便我等会同审理。”

    他也不等殷承良、蔡敏答应,随即起身,又用极冷峻的目光扫了满堂官员一眼,说道:“今日说话甚是扫兴,还望诸位大人今后莫要如此。否则我一怒之下以此禀报父皇,皇上雷霆之怒下来,诸位脸上都不好看!”说罢,便拂袖离去了。

    秋仪之见了,“嘿嘿”一笑,扭头对满堂面面相觑的官员作了个揖道:“下官令旨在身,少陪了。”便一蹦一跳地离开了议事佛殿。

    他一路离开栖霞寺,也不多做停留,便直趋“半松先生”林叔寒的那处庄园,就在园中草草吃过饭后,也不再园中过夜,叫起尉迟霁明,便各乘一马,连夜往山阴县而去。

    金陵至山阴县这条路,秋仪之短短一两个月之间已经走了无数回了,早已是驾轻就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