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话音刚落,宝庆寺大殿之中顿时骚动起来,那些跪拜在地上的天尊教信徒们纷纷交头接耳: “我看殷师兄说得有理,这个‘徐甲’来历不明,确实可疑!” “没错,要他试刀他又不试,显然就是做贼心虚!” “可是区区一把刀,又能说明什么呢?就算这把刀锋利好了,难道世上就只有一把利刃不成?” “你懂什么?这个徐甲突然冒出来,来历不明,行迹确实可疑!” “胡说!什么叫来历不明?他可是虞坛主的故人!他若来历不明,那坛主岂不也是来历不明了?” “你方才没听殷师兄说话么?他原本就是朝廷卧底,过来欺瞒虞坛主的!” “什么?虞坛主这样聪明又岂会被骗?” 虞枚站在法坛上听得清楚,听见底下信众竟对自己产生了怀疑,心里头不免有些发虚——要知道,他自己这个坛主的位置,并不是教主或是圣女册封的,说起来也是假冒的,也是经不起推敲验证的! 然而这个“徐甲”确实同虞枚有生死交情,又加之他本就是个缺谋少断的才智平庸之辈,一时之间竟没主意起来,在法坛上虽还能肃立不动,心中却早已是七上八下。 正在此时,殷泰又说道:“既然虞坛主还念着旧情,不如这样好了。先请这位‘徐甲’到后堂休息,待事后再同我对质不迟。不要误了法会才是真的。” 秋仪之听了心中一动:这个殷泰原本是个百无一用的纨绔子弟,却不想经过短短几个月的磨砺,就有这样的长进——他这话虽然没有扯破脸皮,实际意思却是再明白不过——要将自己软禁起来。 秋仪之做贼心虚,当然不能按照殷泰所说的那样去做,于是他牙一咬,故作愠怒的样子,说道:“既然虞师兄信不过我,那小弟再在此处多留也没什么意思。哼!就此别过了!” 说罢,秋仪之一转身,就要离开大殿。 却不料眨眼之间,殷泰身旁那几个随从便已跃到秋仪之身旁,从两侧将他夹住,让他进退不得。 秋仪之扭头细看这几个人,只见他们身材矮小不过五尺有余,相貌同中原人相似却又颇有几分怪异——正同之前自己在押送妙真赴金陵受审过程中遇到的那几个倭寇相似。 见到这个情形,秋仪之忽然恍然大悟:方才在正殿后的禅房里头,虞枚口口声声说自己敛了一笔财之后,便要东渡倭国,原来居中联络的便是这个殷泰了;至于殷泰又是如何同这些倭人取得联系的,却尚不可知。 于是秋仪之也不再后退,上前一步,伸手直指法坛下的殷泰,呵斥道:“殷泰,我有意放你一马,你却不思悔改,反而勾结倭寇造乱,你知罪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