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千里江山千里营 013 虎狼之策-《一代权臣》


    第(2/3)页

    林叔寒一笑道:“三殿下果然聪睿,学生正是这个意思。”却再不说话。

    郑淼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先生此计未免太险,我们在螺蛳壳里做道场,一招不慎失了手,便再无回寰余地。我等冒险丧命倒也罢了,就怕连累了父皇、朝廷也不得不立即兴兵同岭南王府决战,那可就要打乱撤藩部署,可就得不偿失了。”

    郑淼见自己的话说得十分严重,林叔寒却依旧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微笑着看着自己,只好转而问秋仪之道:“不知贤弟有何高见?”

    秋仪之笑道:“我能有什么见解?不过三哥要是采纳了林先生的主意,小弟定当鼎力相助。”

    这话虽未明说,然而话中涵义却是再清楚也不过了。

    又听林叔寒说道:“学生这计听来虽然惊险无比,但是只要小心办理,其实却是稳若泰山……”

    郑淼越听越是疑惑,打断林叔寒的话道:“现在我们就在岭南王的眼皮子底下,光这石头城里的岭南军就比我们多了十倍不止,城外更不知部署了多少人马。林先生这‘稳若泰山’四个字不知从何谈起?”

    林叔寒摇着折扇说道:“岭南王此人学生素有耳闻。虽然用兵作战算是一员名将,运营岭南一道也颇有政绩。可是此人色厉而内荏,外强而中干,胸中谋划虽多却又缺乏决断。三殿下不妨想想,岭南王让我们这两百精兵在他眼皮底下安营扎寨,可谓有胆有识了吧?可是真的要他现在就动手除掉我们,怕他还未必下得了这个决心呢。”

    林叔寒顿了顿,又说道:“请恕学生狂悖。当年神宗皇帝在时,岭南王也曾有过夺嫡之心,神宗似也颇青睐于他。可是他即便手握重兵,却始终瞻前顾后,既不敢像当今圣上那样提兵远征积攒人望,又不敢乘朝中空虚起兵发难。最后皇帝一声令下,命他来此岭南蛮荒之地,他也就只能收拾行囊来此处看门。就是去年讨逆之役如火如荼之时,他若是孤注一掷提兵背上,虽然未必能够成就大业,至少也能拼个划江而治、南北对峙的局面,可他却如缩头乌龟一般死守在岭南道不出来,今日便只好静候皇上着手撤藩了。”

    林叔寒这慢条斯理却又严丝合缝的推理让郑淼听了都不住点头称是,又道:“就算岭南王略微犹豫踟蹰一些,不过是能保证我们能从岭南道全身而退罢了,离开一举撤藩还远得很呢!”

    “既然有患得患失的主子,便没有英明果断的臣下。”林叔寒说道,“向三殿下、秋大人这样智勇双全的人,便也只有皇上这样英明睿智的人才能培育出来。学生料定,一旦岭南王出事,岭南道必然就会六神无主,离朝廷撤藩成功也就不远了。”

    郑淼道:“以先生的意思是,要我们这就在此处杀了岭南王么?”说得连自己都是一笑。

    不料林叔寒却是一脸严肃,答道:“眼下的局势,这就将岭南王杀了,留一个乱乱哄哄的岭南道,留给朝廷慢慢处置也不算是不可收拾。只是现在天下初定,人心思静,再大肆用兵恐怕有违天理。因此将岭南王杀了,也算也不算是一条馊主意,也不是万全之策。”

    郑淼听了一惊,真没想到眼前这个文弱书生,居然胸怀刀兵,竟有些害怕。可他见林叔寒话说了一半又停了下来,知道他是在卖关子,便笑盈盈地看着他:“想必林先生必然是有万全之策在胸了?”

    林叔寒笑道:“那是自然。要出主意,便是万无一失之策,否则那种半吊子的主意说出来,岂不是害了自己人?”

    林叔寒又绕帐篷走了半圈,说道:“以学生愚见,与其杀了岭南王爷,不如将他劫持住,押送到京城里去。到时候让岭南王签字画押,主动请求撤藩,那还不是举手之劳么?”

    郑淼听林叔寒的“万全之策”并不是将郑贵立刻杀死,心中稍定,却又蹙眉道:“林先生这主意虽好,可惜执行起来太难。林先生不如出去看看,我们两百多人在对手重重围困之下,自保尚且不及,又哪有余力去对付别人呢?更何况林先生方才也说了,岭南王爷办事极为谨慎小心,他既敢留我们在城内过夜,必然也就有了十分准备,我等即便下手,又岂能轻易成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