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秋仪之又想起几日之前,温灵娇已将身子给了自己,温鸿辉真的落到自己手里,投鼠忌器之下,还真未必就能下得了决心,将他正法杀死…… 秋仪之思量着,忽然听门外传来咆哮一般的声音:“大人!不好了!出事了!”声音传到秋仪之书房之内,将这间不大的房间竟震得有些发颤。 原来是本来在秋仪之手下负责传令的王老五送信去洛阳之后,便遇上岭南王作乱,南下的通道堵塞,他便只能留在洛阳替三殿下郑淼跑腿办事,没法回到山阴县秋仪之的身边。因此秋仪之便叫了亲兵当中的“黑颈蛤蟆”专司传令之事。 这“黑颈蛤蟆”虽比不上王老五的飞毛腿,可是嗓门够大,扯开嗓子百步之外就能让人听个清清楚楚,虽然嘈杂环境当中颇有用处,有时却也有些令人讨厌。 因此秋仪之起身打开房门,远远冲着“黑颈蛤蟆”叫道:“你嚷什么?男子汉大丈夫要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出了一点点小事情就大喊大叫的,像什么话?有什么事,你慢慢说。” “黑颈蛤蟆”喘了两口气说道:“这个……‘铁头蛟’大哥领人出城巡逻时候,发现西面过来了大股军队。赵成孝大哥已经在召集弟兄了,叫我过来通报大人一声。” 秋仪之听了这话,脑子“轰”地一震,慌忙问道:“你说清楚,来了多少军队?是哪里来的?可是岭南道的军队?”他连问三个问题,一个问得比一个急迫,一个问得比一个大声。 “黑颈蛤蟆”看着秋仪之这样的着急的神色,抓耳挠腮道:“大人不要着急,不是叫我‘泰山崩于前’……” 秋仪之不耐烦地打断“黑颈蛤蟆”道:“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我刚才问你的,你快仔细跟我说了。” “黑颈蛤蟆”这才答道:“这个……那个……‘铁头蛟’大哥说去的时候山里头有雾气,只隐隐约约看见有兵马朝这边杀过来,跑到离对面几十步的地方都看不真切,这才急忙跑回来报信的。” 秋仪之听到这里,已是迫不及待,回头就对林叔寒说道:“就怕是岭南军攻过来了,我要亲自去阵前指挥,争取挡住敌军一时半刻。辛苦林先生同许容一道,忙着将城外百姓接入城中,待我军退回之时,再伺机接应。” 林叔寒一边听,一边点头。 秋仪之是见识过岭南军厉害的,知道岭南军战斗力远胜过江南节度军,若千余人马来袭,自己或许可以全身而退;若对方出动两三千人过来,自己手里头这两百多人,怕就是以卵击石、有去无回了。 想到这里,秋仪之心中不免升起一丝悲壮感来,又嘱咐道:“万一我军溃败下来,敌军若是追得紧迫,林先生可别再贸然开门了。待我同敌军同归于尽之后,先生再率全城百姓出门投降。那岭南王是想要当皇帝的人 ,必然要讨好士林文人,以先生在文坛的名声,想必是不会为难先生的。到时就请先生替我给百姓求个情,希望放这些无辜百姓一马,不要屠城杀戮……” 林叔寒听秋仪之说得悲怆,眼中也含满了泪水,说道:“大人吉人自有天相,尽管放心去吧……万一情势不利,林某也会善后的……”便再也说不下去。 秋仪之点了点头,定了定神,招呼道:“走,给我备马,我们出城瞧瞧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