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千里江山千里营 153 百舸骤渡-《一代权臣》


    第(2/3)页

    不久之后,唐建隆的第二封书信也从江北传来,说的却是秋仪之已于唐建隆抵达江北的第三天接见了他,并已将战书收悉,约定于“小满”当日决战。

    郑鑫思考了一下,觉得“小满”节气还有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那时候气候虽有些转热,却贵在一般没有什么大雨暴风的侵袭,正适合自己大军展开作战,而不用担心会被秋仪之利用气候的变化使什么阴谋诡计。

    于是郑鑫把心一横,当即在战书后面又批上了几个字:“可,尔当净颈待戮。”便派人再送到江北去。

    秋仪之受到回信之后不由松了口气,却又不禁紧张起来——自己之所以安排下这样优厚的条件,无疑会导致自己占据的主场优势一样会被极大程度地削弱,对郑鑫的胜算便也会不可避免地削减下去;可是没有这样的条件,就未必能诱使郑鑫立即渡江北上决战——自己所用的策略,乃是左右为难之下的一柄双刃剑。

    郑鑫不是毫无见识的笨人、也不是过于谨小慎微的胆小鬼,他知道现在毕竟是秋仪之占领朝廷中枢,又拥立了新的皇帝。自己虽是郑家正经嫡系子孙,实际上却是一个挑战者,只有正面将秋仪之击败,才能堂堂正正地占据皇室正统,否则便最多只能接受划江而治的结果。

    这两方人马,谁都没有必胜的把握,却都有必胜的信心,长江上的空气顿时紧张了起来。

    就在这样忐忑不安的气氛当中等待了大半个月,郑鑫却是始终按兵不动,除了先期派来的唐建隆所部几千人马之外,再无一兵一卒渡江而上。

    秋仪之对此有些讶异,却苦于郑鑫江防愈发严密,同自己暗中勾连的戴鸾翔、郑庭航、许容、黄万刚等人许久都没有送来消息。他又想联络已运动到长江上游的李胜捷,让他驾船沿江而下,去侦查一下郑鑫的动向,却又怕郑鑫看到李家的船队,吓得缩了回去,便只能作罢。

    就这样秋仪之又等了三天时间,忽然听前方传来情报,说是长江江面上突然出现无数船舶,正在往江北大量运输兵马粮草。

    秋仪之闻言大惊,立即叫起赵成孝、尉迟霁明等人,赶到江边观察情况,果然见原本空旷无边的长江江面之上,忽然出现了数不清的船只。

    只见这些船只有的大、有的小,有的不过是几十根原木或者粗壮竹子捆扎在一起而临时做成的筏子。这些船筏虽然简陋,然而数量却是极为庞大,一眼望去难以计数,即便说有成千上万条,也未必夸张到哪里去了。

    而这些或大或小的船筏之上,多则运载了数百人,少也有一百来人,均是刀枪出鞘、全副武装,正是郑鑫屯兵在江南的军队。

    秋仪之见到这样一幅百舸争流的场面,顿时大惊失色,对身边的赵成孝说道:“郑鑫果然不是寻常之人,看今日这样形势,似乎是他要一举将全部三十万人一起摆渡到江北来。你速去召集军队、出营列阵,不要弄出什么被登陆部队打个措手不及的难看样子来。”

    赵成孝忙答应一声,拨转马头,便往北便而去。

    秋仪之又看了几乎被大小船筏填满的长江,觉得自己再呆在这长江边上也没有什么别的裨益,便也调头往自家大营而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