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治水-《截教小徒》


    第(2/3)页

    自此鲧率大量军民,逢水便以息壤铸就堤坝,那息壤能够孳生无穷,每每水高一尺,堤坝便自行增高两尺,当真是天地灵物,颇为神妙。

    此法初始实施,却是颇见神效,洪荒上席卷一切的洪水尽数被阻截在一道又一道的巨大堤坝内,只在其中翻滚咆哮,却出不了息壤所围的层层阻隔。那洪荒之上肆虐的洪水虽多,经那息壤衍生无穷,也渐渐平定。人民渐渐便安定下来,对尧帝跟鲧都是赞口不绝,感激涕零。

    就在一日,那淮河范围内的浊流好似恼怒了一般,掀起了惊天的巨浪,浪头直接掀起千百丈高,经淮河水域一闹,那黄河长江之水也是惊涛炸涌,波浪兼天,天空之上乌云密布,整整三日不见阳光,层层叠叠的阴云直欲压到地面,其中更有无数的雷火激荡,电蛇狂走,酝酿了数日,狂风大作,暴雨倾盆,跟那连天的波涛一连,便如遮天盖地的都是洪水,上接九霄,下通黄泉。就连那黄河长江入海处的东海之水也瞬间激起千万重波涛,倒灌入河,如此三下相冲,那息壤到底不是当初女娲造人时所用,衍生至此已然是极致,便6续被冲垮,河堤损毁,洪水重又泛滥,万物生灵重陷水患之中。

    眼见多年辛苦毁于一旦,自视甚高的鲧不禁有些目瞪口呆,沿路走来,四处可见漂浮的屋瓦椽木,人兽浮尸,鲧自觉无言再见天下之民,修书一封,便在其中交代了许多后事,自己便在羽山之上自杀身亡。

    噩耗传来,尧帝大惊,更兼年事已高,惊怒之下生了一场大病,不过数月便撒手人寰,临死前便将其位传于帝舜。

    舜帝即位,要任务便是治理如今肆虐的洪水,与群臣商议多次,仍旧任用鲧的儿子大禹治水。大禹自幼接受其父教导,鲧临死前留下的遗书里也详细述说了他多年治水的经验,更有他多年勘测的洪荒河道分布细图,也遗留给了大禹。

    大禹接了此项重任,正在自己府邸里忧愁,边听家奴还禀告,说是外面来了一个穿白衣的年轻人,而且看样子颇为不俗,大禹正自苦恼,端着那张河道的详图看个不停,听家奴说道,忙令家奴将其请进。

    不过片刻,便见一大约十七八岁的青年,面目十分英俊,身穿雪白的长袍,一路足不沾地,长袖飘摇,摇摇荡荡的跟在家奴身后,穿过青石板路,走了进来。

    大禹见人进来,慌忙站起身来,那白衣青年冲大禹微微行礼,嘴里说道,“贫道稽了。”

    大禹还了一礼,眉目之间的忧色尽数收敛,笑着说道,“原来是清修道长,失礼了。”却是这白衣青年一身装束,全然不似个道家之士,倒有几分富家公子形象,是以大禹有此言。

    白衣青年笑着应道,“道自在心中,不执于皮相外物。”心里对这大禹也是颇为欣赏。

    大禹应声而笑,“道长言之有理,却不知道长如何称呼,从何处而来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