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贤哲脸上不禁露出一丝嘲讽,那些受人尊敬的演员和电影人,很多在他眼里就是不入流的级别。 “在Megabox被出售前的前一年,那一年上映的韩国电影共有108部。每周在电影院上映了两部电影。 其中,收益率超过50%的“发财”电影只有6部,分别是《王的男人》(05年12.29上映)、《恋爱高手》、《头师父一体》、《甜蜜的恐怖恋人》、《老千》、《怪物》等。 《家族荣耀3:家族的复活》和《我们的幸福时间》的收益率仅达到30%水平。 《广播明星》、《淫乱书生》、《生死决断》、《青春漫画》、《赤脚的基奉先生》、《吸血刑警罗道烈》、《救世主》等勉强捞回成本。在整个制作电影中,88部(81.5%)电影收不抵支。” 这个数据让凯文·辻原不禁动容,一年上映的电影有80%以上的电影没有收回成本,这个国家的电影人和公司都到底在做什么。 圈地自可萌自己拍自己的,从来不会想着思考原因? 事实上这也是跟韩国本土的电影产业的发展气氛有着直接的联系,比如李贤哲就举了接下来一个例子。 “凭藉几部叫卖电影,以及戛纳电影节中,全度妍获得最佳女演员奖的《密阳》,这部电影的获奖传回韩国,甚至惊动了当时的最高领袖。 各个阶层的人大唱赞歌,像是被打鸡血一样狂吹韩国电影发展显得如日中天,但在产业方面却处於“外华内贫”的困难局面。” 那个时候,李贤哲就看过一篇被转载到美国的报道。 当时有人指出,韩国的电影产业没落的首要原因是竞争白热化。 也就是说,随着韩国电影产业受到人气,对该领域没有深刻理解的资本家梦想发财盲目投资,搭便车的电影公司制作出很多劣质作品,导致观众背离韩国电影。 票房失败对吸引投资造成了恶劣影响,如果投资不太理想减少制作费用,那么作品的质量下降,导致票房进一步恶化,从而形成了恶回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