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边打边谈-《唯我独裁》
第(2/3)页
18日,明治天皇召开御前会议,痛批伊藤博文内阁无能。伊藤博文受到朝野上下一片指责,第二天提交辞职信给明治天皇,被迫辞职。
20日,明治天皇任命枢密院议长黑田清隆代理首相重新组阁,他有两个任务。一是立即结束日清战争,二是稳住国民情绪,尽量拉回国际投资,挽救日本经济。
黑田清隆一方面照会清帝国驻日公使请求停战和谈,另一方面紧急联络英国驻日公使,请求英国帮忙调停,尽快结束这场战争。
英帝国方面也觉得有必要叫停清日战争,此时日本海军全灭,战争已经输了一大半。加上国际社会抛弃日本,日本股市崩盘市场动荡,经济危机重创日本。
经济面临崩溃边缘,如果再打下去日本脆弱的财政根本无力偿还英国的贷款。为了确保这笔贷款能够连本带利的拿回来,英国方面于是出面调停。
清帝国方面主战派这时又占了上风,以日本政府没有信用可言为由拒绝相信他们。实则是他们不想看到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取得大胜让他独占功劳,因此希望趁机在陆上发动反击收复失地,拿回面子然后再议和。
此时,日本陆军第一军已经得知日本海军覆灭,日本大本营严令第一军司令山县有朋大将迅速退兵回国。
大本营考虑到没有海军可用,海上补给成问题,而朝鲜一穷二白,没有相应的军事工业辅助日本陆军镇守,因此才决定连朝鲜都放弃。
但山县有朋第一次攻入中国,兴头正高,海军战败并不能打消他的疯狂念头。他见清帝国陆军不堪一击,又感到大本营太过懦弱连朝鲜都想放弃,因此不服气的他决心一口气打到北京去。
山县有朋决心先进攻奉天,那里是清帝国的发源地,一旦打下奉天,清帝国势必被逼就范。然而,此时日本国内已经乱成一团,反战呼声高涨,伊藤博文内阁已经倒台,日本急于求和,岂能让山县有朋胡来?
况且,日本海上已经无法给陆军补给了,山县有朋的第一军若是再攻击奉天,战线太长,显然等于白白去送死。
日本大本营已经被海军全灭吓破了胆,因此不理会山县有朋的任何理由,两天内连发十三道命令敦促山县有朋迅速撤军,但他不听。于是宫炽仁亲王下第十四次命令时,逶迤天皇名义直接罢免了他的司令职务,对外称让山县有朋回国养病。
很快,山县有朋迫于压力只好奉召回国养病。但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临走前他却是下令第一军进攻海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