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赈灾5-《云烟王妃》
            
            
            
                
    第(2/3)页
    堂上正热闹着呢,留着两撇小胡子的芝麻官,胖的满脸泛油光,带着不胜厌烦听着堂下跪着的十几个人诉着:“县老爷,不是草民妄图赖税,实是拿不出。。。”
    “这人丁税、什一税免役税。。。一项项的交下来。。。”
    “家下人十去七八,连逐日食粥,尚难支持。。。”
    前两年大旱,今岁又是荒年,如何拿得出。。。。。。”
    知县沉着脸,“啪”的一声拍下惊堂木,“都给本县住口!你们这些员外,商量好的?统口拿不出来?仗着略有些欠收,便要瞒天过海的混过去?催一次,交一点,几次三番的拖拖拉拉?如今通众口一词的拿不出来了?当本县真治不了你们了?”
    众人被他说得惶意惧生,几个胆小的已抖了起来,口中连称:“不敢不敢荒旱天灾,流寇作乱,田地收得微微了了,家中私蓄也几乎洗劫一空,能卖能当的,俱已出手,只剩了房子,这当口,想卖也没人买。而这税头,又比长年不减反增,几次催逼,已然倾家荡产了,哪还有银子拿出来?
    知县向着其中一四十多岁,身着元色直缀的人问道:“赵广田,你家里有田地多少?”
    赵广田一愣,即道:“登录在册,老爷尽知,十几倾。”
    “十几倾?麦收几何?”
    “三分收成。”
    “棉花几何?”
    “二分。”
    “稻呢?”
    “二分。”
    知县道:“尚有七分收成,如何捏称荒岁?”
    岂有如此加法?赵广田满脸惶急,却又不敢辩驳。
    上官行一旁道,“县大人说得对,居然趁着些微天灾,将丰年说成大荒年,意图妄赖税银,如此大胆?真乃刁民。”
    班头听了上官行如此一说,不由怔住。
    知县方才正与众人盘恒,竟未留意上官行、轩王几人进来,听了他出言方才问道:“你是何人?”
    “过路人。”
    班头头上直冒冷汗。知县怒意盈面,只是想着他方才出言甚是识趣,勉强压下怒火去,问道:“过路人,如何来多管闲事?”
    上官行一笑:“草民是偶见大人问案辛苦,意图分些劳冗而已。这些枉法之徒,光动动嘴好言相劝是行不通的。空口白话的想让他们拿出银子来,简直痴心妄想,敛财如命的,指不定将银子藏于何处。依草民的意思,定要将他家里里外通翻,掘地三尺,挖出赃证来才好。面对面的,不由得他不认。”
    知县见上官行话句句难听,却又似秉正公断,不失为一个解决之法,不由道:“这些人,虽意图赖税,但平日也总算良民,并未作奸犯科,此时大肆收索,有些不妥?”上官行的话正撞到他心上,这些人,表面看来已被他收刮罄尽,但他确疑心着他们暗相私藏,被上官行一言挑明。只是,只是,皇上昭告天下,又特派钦差赈灾,他若一番搜查下来闹得鸡飞狗跳的,万一出意外,实实划不来。
    “大人也太心慈了,拒纳税粮,罔顾国家法纪,还一味诡诈恶辩,也算得良民?不瞒大人说,只等刁民,在下活了一百几十岁,实时从未见过?”
    知县狐疑地看着上官行,青年的公子哥,一副随意之态,看样子不过二十左右岁年纪,怎么自言过百岁:“你一百几十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