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零章 圈套与首钢-《风骚重生传》
第(2/3)页
“你们公司还要建芯片厂?是嘛?那真好!我在美国上学的,一直以为美国这方面最强,现在咱们国家在这方面也要赶上来了嘛!真好!”不明所以的叶静此时挺欢欣鼓舞的拍手道。
“呵呵,跟美国那边的工艺还是有点差距的,我们这个引进的基本就是0.35微米芯片的工艺,听说国外最先进的已经到了0.25微米、0.18微米的水平了,太高科技的他们也不愿意给我们技术……”周维虽然有点惋惜,但是还是非常自豪的说道。
“周同志,问一下,不知道你方便不方便透露一下现在咱们首钢在多少个行业有投资了?”贾鸿渐此时并没有为什么印进新科技而鼓舞,而是若有所思的问起来了多元化的问题。
“今天我们的首钢啊,基本上什么都经营,从钢铁、面条、自行车、医院、杠铃、大衣、家具、房屋、饭店、机器和电脑,我们公司都做,甚至我们公司旗下还有一家小型银行,还有一支远洋船队。不算国内的话,只说在国外我们首钢就有24个分公司,在秘鲁还有个价值1.2亿美元的铁矿……”周维挺着胸脯太高了头,非常非常自豪的说道。
一听这话当时贾鸿渐和叶静就有点傻眼了——这是一个钢铁公司么?怎么好像做的比三星等等财团做的都杂?这还不算完,就在贾鸿渐和叶静正惊讶的时候,接着就听到了周维继续说道:“其实我们公司现在还在跟日本的安川电机株式会社以及岩谷产业株式会社在进行先期谈判,过两年可能会合资在国内建立一个机器人制造公司,同时我们公司这个月刚刚向一个制造电脑触摸液晶屏的日本公司进行了注资……虽然看起来我们首钢好像什么都做,但是实际上我们首钢去年以823.7万吨粗钢的产量成为了国内钢铁行业的老大,我们周总更是被评为了国企改革典型、改革开放风云人物等等称号!”
虽然看着周维非常自豪,但是贾鸿渐却是挺不看好这种经营模式的,就像是他之前对乔颖说过的一样,他个人认为不应该这么漫无目的的见到行业就上,好像多元化就是为了多元化而多元化一样。虽然他并不知道这首钢的经营报表好不好看,但是他自己估计首钢这么弄砸到一个行业里好几个亿,最终能盈利回来几千万么?
反正在贾鸿渐的印象里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思想感染了一大批企业家,好像这些企业只是想着在自己的本职之外再多霸占几个盈利点——这个年代的机会太多太多了!甚至很多公司都进行一窝蜂的多元化投资,好像只要多元化,就可以发财!
比如说本身是做打印机的四通集团,本来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中国高科技企业里面的一面旗帜。92年前后的时候,那私通集团的纯利润就有3医院,销售额的70、利润的90来自于他们的打字机系列产品。但是从92年之后,四通集团就沉浸在外延式的多元化成长的失乐园里面,公司的科技开发投入明显不足。
甚至贾鸿渐自己还记得曾经的四通集团主管开发工作的副总裁、总工程师王继志曾经亲口对贾鸿渐说过,他当时在公司里面能够支配的开发费用还不到公司总营业额的0.3!尽管按照国家和开发区的规定,本来公司是可以提取营业额的7当成研发费用而纳入成本,但是这些开发费用提出来之后都不知道被公司的人用到哪里去了。公司情人吃顿饭、唱一次k,动辄一掷千金甚至万金。为副总裁办一张高尔夫球会员卡可以随随便便用掉几十万元,但是副总裁想调用即完全做开发资金却要经过非常复杂的审批手续……
也许,贾鸿渐的观点在这个年代的人看来太过于保守和胆小,这对于白手3月变成亿万富翁的他来说不知道是个表扬还是讽刺。不过相对于四通集团那种一边胡乱花着钱一边在广告上打出用了几亿资金作为科技投入,他还是更愿意坚持自己这种比较“保守”的办法。
在中国最南部的深港市,经过了两天相处之后,化名为尚和根的刑警老朱已经跟那个岭南老头儿混的非常熟了。这天上午,两个人相约来到了高尔夫球场上打高尔夫,老朱把几个同为鄂北的同乡富翁介绍给了那岭南老头。“老张啊,我们几个人都是老乡,兜里都有钱,现在愁的就是没有合适的项目,你在深港这边人头熟,有没有什么项目好介绍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