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章 火箭般的速度-《重生最强农民》


    第(2/3)页

    段市长被宁娴澜女士的话逗乐了:“宁省长,好处就暂时不提了,我批准试点的资金,三生产队大约六十户左右的人家,一家补贴三十元,两千元足够了。我希望王平的这个计划能得到农业部的专业人士认可,我们试点成功后,可以做全国范围的推广。”

    宁娴澜女士点点头:“老段,你跟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啊。王平是一个小社员,小科学小发明却不断,做出的贡献很大,你就没有考虑奖励他什么?”

    “锦旗还是现金?”段市长一怔,跟着呵呵大笑,“宁省长,依我看,支持王平的工作,才是对他最大的支持。上次夏震院士的骗局事件,省委不是给了他三百元奖金吗?嘿嘿,我看出来了,那小子高兴是高兴,可是心底里,愣没有瞧上眼。”

    宁娴澜女士微笑不语。

    上次的省委嘉奖,省委书记的意思奖励一千,得大大鼓励这样的人才,提倡这样的科学质疑的精神,科学质疑的精神,就是共和国政府一直提倡的求实精神。但是后来遭到了其他省委领导的投票反对,最后定下来三百元的奖励,因为一千元的奖金,其他的所有领导都觉得太多了,已经相当于普通工人三年多的工资总和了。

    宁娴澜女士自然不会对段市长说起省委内部的事情,所以听见段市长说王平并不看重省委给的300元嘉奖,她只微笑不语。七十年代,7元8元就够一个人舒服的过一个月了。一元钱,买酒买肉一家人能红红火火打次牙祭!

    其实宁娴澜女士对王平心里很叹息:这小子只要进入名牌大学就读,一镀金出来,挑一个机关单位,省委甚至部委都行,以他的天赋能力,一做出成绩,前程不可限量!可是这小子的性格跟他的天赋一样突出,愣在乡下耗上了!这不,影响到王娟的求学意向了,王娟已经在偷偷的查共和国各个农业大学的情况了,首选的学校,就是共和国上京的农学院。上京农学院,共和国农学院中排名第一!这小丫头还做了二手准备,考不上上京农学院,就读江南农学院,愣是跟农学院较上了劲。宁娴澜女士和王娟父母的意思,让王娟读师范学院,出来做一名老师。这个美好愿望,可能只有落空了!

    “老段,我会把王平的沼气池计划书上交给农业部。农业部最近也在积极筹备建立沼气研究所,目前还是前期的准备工作,一些专家学者将会出国考察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实际发展。你们市,这次走在了农业部的前面!”宁娴澜女士笑道。

    “农业部在筹备沼气研究所?”

    “是的!”

    “那岂不是跟王平不谋而合?”段市长有点惊喜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