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红红火火-《女配她刀长四十米[七零]》


    第(1/3)页

    要是有可能,这些大学生人才有一个算一个,丁果肯定都想扒拉到自己碗里的。

    只是她店里真不需要这么多人手,规模不允许。

    丁果感慨她事业的脚步迈的还是不够快。

    暂时不招人,丁果倒是乐意结个善缘,想做小买卖,丁果愿意根据每人的实际情况给予一点经验。

    来找丁果的人里,不乏有真心想自己博一博或者让家里人学着做点小生意,缓解一下经济紧张的,听进了心里。

    班里有个男同学听完丁果的建议,下午的课程结束,急急忙忙回了家里,跟爱人商量,先从袜子、纽扣、头花这种小东西入手,慢慢积累经验和本金。

    他爱人还有点纠结:“你是大学生,我出去摆摊会不会给你丢人?”

    男同学笑道:“我们凭劳动赚钱,有啥好丢人的。我同学,每学期考试全系第一,年年拿奖学金,人家都自己倒腾服装做生意呢。我们也试试,我以后放了学就来帮你。”

    他爱人一听这话,忙道:“那我试试。”

    也有人听完就没了下文。

    大多数是意识到自己不是做小生意的料,收了心,专注学业。

    还有那么小猫两三只,想找丁果借本金,或者无本从丁果那儿拿货出去试试。

    空手套白狼。

    丁果是想结善缘,但孽缘就算了。

    随着天气开始转冷,丁果收到了大林的来信。

    暑假结束时,三叔三婶一起回了老家,按丁果教的,先不声不响的跑了趟公社询问办理炒货的执照。

    办执照是为了以后开店做准备。

    公社暂时没有相关的办理业务,他们又开上证明去了县里,申请注册‘三婶炒货’营业执照。

    这名字还是丁果取的。

    当时取了‘桂花炒货’、‘丁三炒货’、‘三婶炒货’、‘大叔炒货’、‘好婆婆’、‘好妈妈’等,全是好记又接地气的名字。

    彭桂花笑呵呵的选了‘三婶炒货’。

    县里工商局要走流程,丁志城两口子就回村等着,忙秋收。

    上工之余,在家里盘了口大点的炉子,买了大铁锅,三五天往县里跑一趟催进度。

    这也是丁果跟他们说的经验。

    不催事不成。

    毕竟所有的个体户经营还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你不去催,人家见你不来,进度也就停了。

    紧催慢赶之下,等秋收工作一结束,他们从县城捧回了自己的营业执照。

    老两口就没再继续上工,跟大队里请了假,在家里炒瓜子花生,小半个村子都能闻到丁家三房炒瓜子的香气。

    炒好瓜子拿油纸按大小包分装好,挑着去公社叫卖。

    丁大林也是跟着哥哥姐姐做过买卖的人,跟过去帮忙,吆喝的比他爹娘还顺口。

    小生意居然很不错。

    这一举动,马上就引来了村里人的质疑,还有人去队里反映,说丁志城两口子公然搞投机倒把。

    村支书道:“让家里孩子去镇上找份报纸看看吧,现在国家允许搞个体经济了。丁老三家办执照了。”

    去使坏的人一脸懵:“啥执照?啥叫个体经济?”

    不夸张,别看政策出来的时间也不算短了,但信息还没席卷全国,尤其是各地村里,多的是不知道这个政策的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