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九十五章 诸云来道:“此诗看起来通俗直白,然而体现出来的意境却是优美隽永,若仔细读来,会发现音调回旋反复。这不仅是诗,亦是歌。以诸某看来,此诗最少可入出县,若是加于传诵,可达绕府,甚至闻州亦有可能。。” 大周文坛,将诗词文章分为五个境界:出县,绕府,闻州,镇国,传天下。 听到诸老大儒的评价,在场之人皆是面露震撼之色。 这位可是谁?可是堂堂的大儒啊! 连诸云来诸老大儒也作出如此高评,可见首诗的绝佳。 杨贵妃看向自己的女儿,笑得合不拢嘴:“我儿果真聪慧,没忘了我当初我教诲,这诗倒也有我的二三分水平。” 众人惊了。 原来临安公主的母亲才是大佬! 李凡也惊了。 这特么也能蹭。 禇云来也看了杨贵妃一眼,微笑道:“临安公主有些等才华,若非老朽才疏学浅,定当要收你为徒。以后若有事,可来白鹿学府找我。” 众人皆是大惊失色,诸大儒竟然如此的看重公主。 临安大喜,还未说话。 杨贵妃就摇曳着诱人的纤纤腰肢,替临安道了谢:“杨氏替临安这丫头谢过诸大儒,诸大儒以后可要多教教这孩子。” “呵呵,自然。” 魁首自然落在了临安身上,禇大儒的那块灵玉也赠予了临安。 临安转头,又将灵玉给了母亲。 文会到最后已是宾客皆欢,而这个时候,诸大儒却突然提出,要让临安作一篇序。 “此次文会不可无序,临安公主才华横溢,不如你来作一篇序?”诸大儒温声笑道。 此话一出,临安公主就沉默了。 作序? 我不会啊! 感受到众人殷切的目光,临安公主头皮发麻,只能将目光悄悄的望向了李凡,祈求他的帮助。 李凡面露古怪笑容,这临安公主恐怕不知道诸云来已经看出那些诗并非出自她的手了。 否则也不会让她作序。 毕竟,风格差异太大了。 在此众目睽睽之下,临安公主不好再像先前一样,向李凡求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