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曹操这心思,可就太合他的心意了。 用贼这一个字概括,还真的是一点也不冤枉。 “这等事,若是卢植、朱儁向朕谏言,朕并不觉得奇怪,可孟德你什么时候改变想法了?”刘辩微微俯首问道。 在曹操拿捏了朝廷大权之后,他做了很多的事情。 其中有两件刘辩是知道的。 第一想法设法除封国,其二,便是打压世族门阀。 虽然后来他打输了,不得不向世族妥协,并间接的造就了后来魏晋皇族与世族共坐天下的格局。但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初期,他就像是一个扫地僧。 他眼里所有看见的枯枝败叶,他都想给扫了。 曹操说道:“回陛下,臣虽不喜世族侵吞地方,压迫地方百姓。但琅琊人杰地灵,有无数才子,那些人即便是不入朝为官,放在太学,对朝廷也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 琅琊郡的学术文化,确实是挺浓的。 可以说是典型的家学渊源。 琅琊,算得上是大汉以家族为纽带传承文化的典型。 基本上都是家族辈辈相传,并不断把他们的影响力扩大。 琅琊地区的士子,尤善经学。 一门三虎,分仕三国的琅琊诸葛氏便是绝对的典型了。 “你应当清楚天下世族如今对朝廷和对朕的态度。”刘辩有些意动。 但想想自己那恶臭的名声,他觉得想也是多余的。 他这个皇帝,现在完全就是在两极分化上走钢丝绳。 寒门士子弹冠相庆,高呼仁君。 而世族,简直恨不得拿唾沫淹死他。 “臣愿意一试!”曹操说道。 刘辩眼帘微垂,凝声说道:“徐州牧陶谦,并非是一个良善之辈。” “哪怕他现在似乎对朝廷还算尊崇,可谁也难以保证他会不会在背后用什么卑劣手段。朕可以答应你遣人驻守琅琊王府,但此事的分寸你须得把握清楚。” “远在徐州,哪怕是打起来,也是鞭长莫及。” 陶谦这个人,其实是一个典型的笑面虎。 表面看似好拿捏,可背地里下手阴狠。 其他的事情,刘辩倒也不清楚,他也就知道两件事。 徐州是黄巾军闹腾的最早的州郡之一,陶谦到任后直接以毒攻毒,重用了当时流亡在外的臧霸,一战而定。 另一件事,则是他派人劫杀了曹操的父亲曹嵩。 这也是刘辩为何觉得陶谦非良善之辈的原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