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荀攸刚刚那番话,虽然只是安慰之言,但确实也有些道理。 若利城大捷的消息传出去,面对一万三千人的战绩,徐州各郡县望风而降者必不在少数,如此确实可以在接下来省去十数场的战役,也少死很多人。 说一句一切皆有定数,倒也不算为过。 “陛下,当务之急,该趁势袭取徐州。”贾诩说道:“除盖勋将军所率兵马之外,其余在兖兵马,臣以为可悉数往派徐州。” 刘辩目带思索,忽然轻笑道:“这一战来的突然,打的也有些仓促,诸卿有没有想过一件事?陶谦构陷曹操,行事肮脏龌龊,可他在表面上依旧是口口声声的我大汉忠良。” “朝廷兵马大举攻入徐州,岂不是让天下人觉得朕这个皇帝不讲道理?” 就坐在刘辩左手侧的皇甫嵩听到这话,默默摸了把脸。 这也就是皇帝,要是别人把话反反复复说成这个样子,迟早得被人打死。 当初让你讲点道理,给那些老臣们留点面子,你不但不给面子,还假冒盗贼深夜去抢那些臣子,逼得他们不得不请太后出面主持公道,结果被你揪住小辫子一顿整。 现在你竟然对陶谦这个离间朝廷的匹夫想到了讲道理? 这道理算是哪门子道理? 陶谦这个老东西,才应该往死里整。 “陛下,您……多虑了。” 皇甫嵩想起从前那些事情,心中有点儿不吐不快,便故意这么说道。 刘辩哈哈笑了起来,“太尉这是想说……朕一直就不讲道理?” 皇甫嵩没吭声,用沉默代替了自己的回答。 当今皇帝在他的眼中,真的是哪哪都好,就唯独这一点,让他实在是有些受不了。 刘辩看皇甫嵩那拽的老长的脸,也没生气,语重心长的说道,“不是朕不讲道理,实在是朕不擅长讲道理。” 皇甫嵩:??? 还能这么解释的吗?! 虽然这的确好像也能算是个理由,可这个理由,比没有理由,更让人感觉无语。 不擅长讲道理,那可不就是擅长不讲道理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