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改革之策-《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


    第(2/3)页

    朱标疑惑道,“可是这天下田税和口赋都是有数的,就是把盐铁专卖算上,一年也不过钱粮千万,这总是会够用的吧?”

    “若是不修建水利,不赈灾平乱那自然是够的。”

    何秋复而又说,“敢问殿下可知,南宋是凭什么以东南之地挡住蒙古几十年的?”

    “这……确实不知。”

    朱标和朱棣纷纷摇头。

    “商税和海关。”

    “南宋商税比本朝高出许多,又有海上贸易的税赋,南宋初年,市舶司就能岁入一百五十多万缗,一百五十多万两白银,现在朝廷一年都没有这么多白银吧?”

    朱标两人齐齐倒吸一口凉气,现在朝廷岁入的白银确实还没这个多。

    “至于人才,想来两位殿下也知道世上有多少贪官污吏了,能官干吏太少,很多清官又不通庶务,往往只是个人私德不错而已,能力甚至比不上一些贪官。”

    “指望这些人治国,百姓丰年也会活不下去啊,更别说地方上还有豪强鱼肉百姓,再和贪官搅和在一起,为乱地方。”

    何秋说到这忍不住叹了口气,中国古代的百姓惨啊,不用大的天灾人祸,只一个小吏就能把他们弄得家破人亡。

    这种现象也就是在新中国建立起来后才慢慢消失,不过如今吗,不说也罢。

    “所以这财和人,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相辅相成。”

    “如果殿下想问我治国之策,那我建议殿下,先开海禁,重订商税,收到钱粮之后进行军制改革,揽了兵权以后,进行科举改革和吏员改革,等到这两项改革完了,再行官绅一体纳粮、摊丁入亩等大政。”

    朱标听的一惊,“科举改革?”

    何秋眼神看向远方,“是啊,科举改革,现在的科举选出来的大都是群五谷不分的人,也就只会死读书了,被地方上的豪强和滑吏玩弄于股掌之间。”

    “这样的人,是殿下心目中合适的治国人选吗?所谓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只有这样出来的人才不会是‘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废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