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地震余波-《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


    第(2/3)页

    北平能辐射到的范围里,人员伤亡都不是很严重,最多的就是财物上的损失,府里的救援也很到位。但离得远的,北平城难以影响到的地方,在此次地震中损失就海了去了。

    就算提前有了预警,地方上也做了一定的准备,但在如此天灾面前,这些准备仍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各方数据汇总过来,统计出的房屋损失十几万间,有些地方一整个村子的房子都没了。

    人员死伤不计其数,能准确记录的就又十万多人,这些数字,让朱棣和陈墨一同陷入了沉默。

    两人不约而同的想到,幸好有何秋,幸好有他!

    要不是何秋做出了地震预警,救灾的准备就没这么充分;要不是何秋写出的救灾方案,救灾行动就不会有这么顺利。

    那样的话,现在统计上来的损失数字,翻两番也不是没可能!

    朱棣心里更是有一个可怕的念头:

    若是何秋的这种学问推行天下,以后所有的地龙翻身都可以被预测,那儒家所讲的天人感应的基石就不存在了。

    可是若是这一天真的到来,天子的神圣性也将会被消弭,毕竟已经可以证实天下的灾祸和天子无关,那天下的祥瑞和天子又有什么关系呢?

    再进一步,天子自称上天的儿子,可是上天却没有因为天子是个勤政爱民的皇帝就偏爱他,这时候,天子又何谈神圣性?

    想到这里,朱棣的心里就有一种恐惧感,想让他把何秋的学问封禁了,但是想一想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皇帝能管的住别人干什么,但管不住别人在想什么啊,若真到了那种地步,天下百姓道路以目,大明岂不是也要因此而亡?

    朱棣把这种可怕的想法丢出脑海,认真的和陈墨讨论起救灾的事情。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何秋急匆匆的赶到了顺天府府衙,在外面守着的燕王府的护卫,看到是何秋来了,赶忙把他往里面引去,并且通知朱棣,何秋来了。

    何秋没等到朱棣喊他进去,直接推门而入,毫不客气的坐在朱棣边上,开口问道:“现在情况如何?”

    陈墨把之前汇总来的各项数字和何秋讲了,何秋倒吸一口凉气。

    受灾人群如此之广,损失这般大,这还是他们有所准备,也尽量通知了能通知到的人,若是没有预备,顺天府经此灾难,恐怕没个三五年是缓不过来了。

    朱棣没等何秋坐稳椅子,就忍不住开口问到关于地龙翻身的预测的事。何秋也很上道,简单的给朱棣两人解释了一番。

    比如地震来的时候,也不一定都会有动物异兆,有动物异兆的,也不一定都是地震。但是按照他所学的学问,顺天府本就处于板块交界处,属于地震多发地带,一旦出现这种预兆,是地震的可能性极高。

    但是就算是何秋也不能准确的预测到地震发生的时间,更加没办法确认地震发生的方位在哪。

    朱棣和陈墨听完,甚是遗憾,直言道若是能精准的预测地动,天下百姓就能又少不少的苦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