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朱元璋看到如今的遵化县令,面色和蔼道。 “朕只是来看看,咱们就先入城吧。” 遵化县令赶紧称是,把朱元璋领到一旁的一条轨道上,这也是何秋当初指点后的成果。 整个遵化城随处可见的就是一条条铁轨,有些类似后世的铁路,可实际上却完全不是一回事。 遵化城中的铁轨上跑的大都是马车,也是因为遵化铁厂每天所需要的煤矿和铁矿太多了。 若是靠人力拉实在太慢了,经过讨论后,还是决定用上以前何秋提过的铁轨马车。 这样能拉的多,还快捷,只是如此一来耗费的铁料就有些多了,好在遵化本来就是钢铁产地,倒也不虞这点。 朱元璋坐在马车上,眼神发光,他作为一名亲自领兵作战过的皇帝,很快就看出来这种东西在军事上的用途。 于是朱元璋迫不及待的开口问道。 “此马车,能拉多少东西?日行多少里?耗铁多少?” “禀陛下,此物名为有轨马车,载重比起在平地上的马车能多拉一倍以上的东西。 不仅如此,跑的也比一般的马车快了两倍,还比普通马车更节省马力,轨道耗铁较多,但也可换用木质轨道,只是要经常更换。” “可否将这样的轨道铺设全国?” 遵化县令迟疑了下,有些犹豫的开口道。 “这事臣和铁厂的大匠们也有过讨论,是比较难的,一则是这样的轨道铺设起来耗费较多。 另外大明各地地形差距甚大,可马车就是在轨道上也很难解决上坡问题,一旦坡度较陡,就很难爬上去,目前只适用于平地。” 朱元璋稍微有些遗憾,但是很快,朱元璋就想到了,往草原铺设轨道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漠南草原堪称一片平地,若是大明能将这样的轨道贯穿整个草原,就能完全掌控整个草原,区区北元余孽和瓦剌人,也跟算不了什么了。 “你们研究一下,现在大明的各地哪些地方可以推行有轨马车,着工部并户部一同参与,务必要早日将轨道铺设到草原上。” 何秋在一旁听着,很是惊叹,没想到朱元璋居然有如此眼光,对技术进步也这么宽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