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随着这次争论,朱元璋只觉自己也有些许疲惫,连遵化都没有好好地参观,只是草草的转了一圈,停了一天就又回了北平。 接下来,朱元璋也没有直接往漠南走,他还是先去了长城一线,想看看当地的军户怎么生存的。 毕竟随着朱元璋重新进行军制上的改革,他也不清楚现在的军户是什么情况了,站的太高了。 锦衣卫这个工具在这样的事上,也不敢真的和朱元璋说什么实话,一直都是含糊过去的。 这才是何秋当初对朱元璋说起军户的问题后,朱元璋会变得那么生气的原因。 这才短短多少年,军中的势力已经搅成一团,还能让他的鹰犬锦衣卫不敢发声,要是再等下去呢? 是不是军户的问题,就会永远的掩盖在其他问题之下,再也不敢有人提了? 何秋跟着朱元璋来到长城一线,也很是好奇。 他在前世的时候,来长城参观过,但那是历经修缮的明长城,现在大明还没有在北平一带修建长城呢。 毕竟现在大明所面对的军事压力更多的是来自西北的,至于后世北平附近的明长城都是在嘉靖朝修建的。 如今的长城一线,压根没有后世那么巍峨壮观、蜿蜒不绝的长城,更没有那些附属的军事设施。 说不定这一世的大明以后都不用再修建这部分长城了。 洪武年间,虽然朝廷也有拨款修缮之前留下的一些长城遗迹和烽火台,但到底并不是很重视。 大明的兵锋一路向外,已经很少有鞑子可以侵入长城一线了,自然而然的,当地原本的长城遗迹,和那些夯土城墙,就显得摇摇欲坠。 更何况,长城一线大多是在群山之中,土地贫瘠,本来就养活不了多少人,当年跟着过来驻扎的军户也未必有多情愿。 如今随着朱元璋改革军制,放松了很大一批卫所转为县、镇,其中的军户也走的差不多了。 何况北平的工业发展起来了,到处都缺人手,去工地上干活,一年下来挣得都比种地来得多。 大家又不是傻子,选哪个当然心中有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