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二嘎子连连点头:“不怪大黄。” 张支书看到闺女也披着棉衣:“你们就别去了。” “出什么事了?”张老九也披着棉衣跑过来。 张支书:“几个知青在养蜂厂使坏。我去看看。” “我也去!”张老九立马回家找棉裤。 以往遇到这种事,有张支书主持,又是这么冷的天,他才不去。 前些天分到手的钱足够大胖交学费,所以老九跟其他人一样在乎那些蜜蜂。更何况那蜜蜂还是他和张支书一块寻来的。 掏蜜蜂窝的时候还被蜜蜂叮两口。 村里其他人以往也没那么积极。早年刘季新陷害方剑平,一队二队和三队就来十来个人围观。 蜜蜂等于钱。 老话说,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二嘎子等人的声音又不小,好些人好奇出来,一听蜜蜂差点被毁,以至于赶张支书到养蜂厂,全村的壮劳力快来齐了。 七个男知青也都被绑起来。 张支书对老九和一队长说:“你们去找公安。” “现在?”一队长问。 有了大孙子了,张支书更不想跟人结私仇,怕人对付瞳瞳。再说了,关起来比打一顿更难受。 这点没进过看守所,或者没被关过禁闭的人是不会懂得。 张支书:“这事必须公安过来勘察。咱们送过去,等他们到了那边完全可以否认。要做就要让他们无法反驳。要么就把他们关养猪场的空房子里关几天。” “那太便宜他们。”有人接道。 张庄不止张支书有自行车。 以前不要票的时候,有几家买过。 张支书让一队长再找一辆车子,跟老九骑车去。 好在快到月圆,今晚得月亮很亮,路上没出什么事。 公安一听破坏村里的东西,来的也很快,而且还是开的运输车。 证据确凿,直接一车把人拉走。 这种事也不需要村民跟过去做笔录。张支书等公安走了就让大伙儿散了。 有人忍不住说:“那些女知青肯定知道。” 张支书:“她们没参与说明还有救。再说了,万一人家真不知道呢?” “都是从一个地方来的,咋可能。” 张支书问:“剑平跟刘季新是不是一个地方的?杨解放和周长河还是一个街道的。这又怎么解释?行了。蜜蜂没少,此事到此为止。” “不会又关十天放回来吧?”二嘎子忍不住问。 张支书摇头:“不会。他们今天敢搁蜜蜂场点火,明儿就敢烧庄稼。凭这一点他们年前别想出来。” 有人还是不服:“我们还是去知青点看看吧。那些女知青要是还没睡,就说明她们知道这事。” 张支书叹气:“长不长脑子?二嘎子他们那么一吼,猪都被吵醒了,谁还睡得着。都散了,以后该怎么找怎么着。烦他们就像以前待刘季新那样直接无视。来年我早点去农场去问问,能不能让他们都回去。” 一队长摇头:“不可能。这么多知识青年都回城市,都没什么工作,时间长了也是个事。” 这个道理张支书也懂,不过是宽慰大家。 “咱们省的应该容易些。”张支书看向众人:“我这就回去打报告。你们要是不嫌冷就搁这儿站着。” 一队长也不甘心:“赶明杀猪分肉,一个人分他们一斤肥肉熬油算了。” 张支书点头。 众人满意了,不需要他再言语,都三三两两的回家睡觉。 张支书做好最坏的打算,蜂箱被拿出来扔池塘里。 结果是一群怂包。 蜜蜂一个没少,张支书回家就睡大觉。 翌日打开门,公安的车过来,张支书心中一凛,不会把人放回来了吧。 政策什么时候变了。 张支书出来,车门打开,看到孙组长面带笑容,顿时松了一口气:“我还以为你们把人送回来了。” “没这么快。来跟您说一声,得年后。具体哪天放出来,看他们表现。”孙组长打开后面的车门,“昨天下午我去邮局寄文件,看到你的包裹。本来想给您送过来,有点事耽误了,正好今天一块给你。” 张支书接过去:“什么东西这么大一包。” 孙组长看一下地址:“首都寄来的。署名周奋斗。是不是剑平的姑父或者姨丈,给瞳瞳寄的东西?” 张支书不禁直视他,意有所指地问:“你知道了?” “你闺女结婚这么多年也没离婚,肯定早有孩子了。不告诉我怕我破费呗。早几天在农场碰见你那个侄女,我问的她。听说还是挺漂亮一孩子。” 张支书忍不住笑着点头:“在睡觉。回头大一点我带过去你看看。” 这边有给见面礼一说。 张支书怕他准备了,所以不想让他见瞳瞳。 “吃饭没?” 昨儿不是他值班,从家里吃过饭来的,“吃了。昨晚那些人我还得送去看守所。” “那你忙。”张支书看着他走远才抱着包裹回屋,“剑平,出来看看这个‘周’是不是老李的媳妇你周姨家的什么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