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饺子-《别扶,本宫自己坐起来》


    第(1/3)页

    一千四百两,啧啧。

    一品官的年俸,不过百十两。

    皇上悔的肠子都青了:“朕不该把内库的东西搬出来。不过不要紧,内库的东西还有很多,三千两千件总有的,朕还赔得起。”

    高让忧心忡忡,皇上您真是太乐观了,内库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您还在这儿乐呢。

    皇上瞧出高让的担忧:“朕说的哪里不对吗?”

    “内库那边的账目正好呈上来,皇上要看看吗?”

    皇上点点头。

    自继任以来,后宫有多少位妃嫔勉强能数清楚,内库有多少金银那就不好说了,不过皇上很乐观,先帝常跟他说,陈国国富民强,内库充裕,他打下的江山,够闵简挥霍两辈子的。

    皇上决定好好看看内库单子,看看陈国怎么个富得流油。

    单子并没有想象中的长,这说明,内库的东西可能没他想象的多。

    单子上写的是内库的存余:

    金二千两

    银十一万两

    除此之外,便是一些器皿瓷器摆件。

    比如,红珊瑚树,聚宝盘,玉如意,象牙床….但前前后后加起来,不足千件。

    皇上心里咯噔一下。

    据他所知,内库不该穷成这样,不是说够挥霍两辈子吗?

    先帝不是大手大脚的人,又没有什么败家的爱好,他登基以来,也没有铺张浪费酒池肉林,那银子去哪了?

    是了,他的哥哥闽齐带着几万兵长年在外驻扎,时不时的,跟边境就有些摩擦,几万兵将的吃喝用度,一应安置,一个月少说几万两。

    朝廷百官,后宫妃嫔,有爵位的王爷、诰命、侯爷、小至县主,每个人的俸禄,月例,也是不小的一笔。

    陈国太平便好,若是哪个州县出了地震,或是冰雹减收,江河泛滥,上万的灾民,也都需京城赈灾拨款。

    内库虽大,挡不住消耗也大。

    每天从内库出的银子不计其数,如流水一般。

    先帝时虽国富民强,税收也不少,但先帝朝跟边境异族打过几场恶仗,一直把异族往北赶了几百里,吓得他们蜗居在天寒地冻的边塞二十年不敢来犯,这仗打的血流成河,也耗费了几十万两的银子,说起来每一场战役,都是拿银子堆积起来的。

    加上先帝后宫庞大,宫外公侯伯爵众多,先帝又仁慈,先帝朝福利待遇好,每年给下面拨发的俸禄、月例都不下三万两。

    先帝朝后期,西部州县一连好几个月不下雨,五六月里麦子颗粒无收,农民苦不堪言,到了秋季,依旧是不见一滴雨落下,秋收更是无望,田里绝收,农户无粮,上万人拖家带口出来讨饭,为了稳住局面,先帝从内库拨了三十两银白银赈灾,还是不够,到最后据统计,饿死的灾民有好几千人。

    先帝朝虽繁华,但这繁华,也是用银子堆砌起来的。

    没有银子,不能养兵,无兵,则国不稳。

    没有银子,俸禄发不下来,谁还愿意为皇上卖命,不能用爱发电。

    没有银子,陈国一旦遇到突发事件,老百姓就命悬一线,百姓不安,朝廷就安生不了,皇帝就坐不稳。

    先帝常说内库充裕是没错。

    但内库充裕,花出去的也多。

    到闽简这里,内库已经大不如前了。

    是了,养兵,养官,养老婆,养百姓,先帝去了之后,大赦天下,还免了天下一年的税收。

    如今内库捉襟见肘。

    估计哪个大贪官的家里,都得比内库的银子还多。

    手里的库存单子真薄啊,只有短短的几页纸。

    皇上托着这单薄的几页纸,心里有深深的不安。

    金二千两,银十一万两,陈国百姓千万,这点银子,喝西北风都不够。

    自己竟还跟妃嫔们套圈输进去一千四百两。

    败家精。

    皇上合上库存单子,陷入了沉思。

    这么少的钱,万一陈国遇上什么危机,这连仗都打不起。

    家里的账算不清还能睡得着,一旦算清,皇上愁得翻来覆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