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还见一根几丈高足到屋脊的木棍上缠着几根绸带,一男一女两个人系着红绸在空中飞舞,飞的那么快,简直让人目不暇接。那个女人解开绑在她身上的红绸,大伙的心又提了起来,不料她却轻轻松松跳进了男人怀中,二人又随着红绸缓缓地落了地。 人群中暴发出叫好声,这么惊险的节目在宫中是看不到的,毕竟娘娘们胆子小,万一把娘娘们吓出个好歹,那就事大。 杜仅言从钱袋里掏出二两银子让在他们盘子里,又接着往前走。 前面是个酒楼,酒楼外搭了个粉色的戏台,戏台上几个人正咿咿呀呀地唱。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迎张郎把诺言来践,又谁知兄妹二字断送了良缘空对着月儿圆。” 是《西厢记》的唱词。 一会儿《西厢记》唱过了,戏台上又蹦出来七八个小猴子,还有一个猴子,戴着金纱帽,纱帽镶绒球,后面带翅,上边戴翎子,应该是孙悟空了。 原来是一出《西游记》。 宫外的戏虽没有宫里的细腻,但胜在生动有趣,灵活自然。 杜仅言跟史景看得禁禁有味儿,还忍不住评头论足。 “恩,这应该是要闹天宫了,你看孙悟空都上天了。” “也可能是要当弼马温了。” 二人正说着话,突然有个人头从她二人中间钻了出来。 还有插队的。 看样子还是个女人。 梳着发髻,戴着银簪子,穿一件半新不旧的夹裙。 这个女人的个子还不低,少说得比杜仅言高两个头。 在女人中,这身高算是极限了。 史景将她的头往下按了按:“这位民女……这位大嫂,你挡着我们的光了。” “一起看,一起看。”女人背对着二人。 这声音怎么有点儿熟悉。 陌名还有点儿夹。 就像刚才那个男人形容她俩的,嗓子眼里夹着鸭子似的。 “这位大嫂,你往旁边挪动挪动,你这一挡,我们看不见了。”史景央着。 女人往旁边站了一个身位,把杜仅言挡得严严实实。 “大嫂——” 女人又往旁边挪了一个身位,这下看清了,画着粗眉,系着花布围巾,只露出半张脸。 等等。 这半张脸有点儿面熟。 杜仅言踮脚想看个清楚,不料女人扭头看起了《西游记》。 女人身上,竟有熟悉的鳄梨香。 身上有鳄梨香的人。 难道是? 杜仅言又望了望那女人的侧脸。 史景还觉得奇怪:“你认识这个大嫂?” “好像认识一点儿。”杜仅言凑到史景耳畔小声道:“我跟你说,你千万别声张,好像是皇——” “黄什么?你还有姓黄的朋友?我怎么没听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