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才出太和宫,在拐角的甬道上,户部的人就把杜仲围得水泄不通。 杜仲陪着笑,有些尴尬。 “杜大人,你养的好女儿,算是把皇上迷住了,刚才咱们商议的国家大事,她说她有计谋,咱们可是连那计谋是什么都不知道,你是杜常在的父亲,你可知道?” “老臣也不知啊。”杜仲打着哈哈。 “杜大人养的好女儿,如今皇上为着她,连黎民百姓的大事都不管不顾了,只顾着享乐。” 户部的人说的不无道理。 因为他们前脚走出太和宫,后脚高让就去南府里叫了二十多个歌姬,歌姬们穿着青绿色露肩衫子,梳着高髻嬉笑着从一群大臣身边走过,脂粉香甚浓啊。 “岂有此理。” “杜大人你看看,你看看,好好的一个皇上,啧啧啧.” “刚才出来的时候,老臣还听见皇上说,叫南府的歌姬过去,接着喝酒接着舞。庸星城百姓还吃不饱呢。” 皇上病好了,太后终于放下了她盘的油亮的佛珠,经书还未看两页呢,又听说一群歌姬在太和宫里搞起了派对,乌泱泱一群人,皇上哄走了大臣,独留杜仅言陪着他喝酒看表演,都两三个时辰了,太和宫的歌舞就没停过。 真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啊。 太后又搓磨起她的佛珠,心中静不下来,取下发间的金簪子,又让关姑姑开了箱柜,捧出一盒子的镯子耳环金锭,并把金簪放置其中。 沉甸甸的雕花盒子里,是太后私藏的金银家伙。 “给皇上送去,就说庸星城百姓日子艰难,哀家看不过去,这些金银家伙,让皇上收起来,一块送到饥民手中,让他们换些米面食物,也算哀家的一片心。” 关姑姑捧着盒子去,很快又捧了回来。 “皇上说,太后您的心意他领了,可如今庸星城的米面价格涨上了天,这盒子里的东西,未必能买得上二斤米,太后您还是留着戴吧。” 太后差点儿噎住。 这盒子里的东西,少说值几百两银子。 皇上竟说买不了几斤米?皇上是又想在太庙里跪规矩了吧? “皇上还说什么了?” “皇上说,他病了一场,身子还虚着呢,这几天得看看歌舞表演,听听戏什么的,补一补身子的亏空。这几日便让杜常在于太和宫里伺候着,旁人就别去打扰了。” 太后将佛珠拍在小几上。 活了大半辈子,活成别人了。 皇上宠爱杜氏也该有个度。 即使杜氏救了他的命,也不能这么惯着吧。 什么叫旁人不便打扰? 难道弃庸星城百姓于不顾了? 立志要当一名昏君? 所谓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列祖列宗好容易传下来的江山,皇上你不能不慎重啊。 次日皇上并未早朝。 文武百官在朝上议论纷纷。 太后拄着她的金丝楠木拐杖来到太和宫门口。文武百官也跪了过来。太和宫外头,已经是人头攒动。 高让见太后拾阶而来,赶紧跪下:“太后,奴才给太后请安。” “让开。” “太后,皇上说了,除了杜常在,不让外人进去。” “哀家的路你也敢拦,高让,你真是越来越会当差了。” 高让伏在地上,耳畔有细细的汗。 太和宫里歌舞生平,比起昨日,今日更是新添了六名舞姬。吹吹打打的乐师也加了两名。 葡萄美酒夜光杯,能饮一杯是一杯。 太后听着殿内传出的鼓点与笑声,手中的拐杖重重落在地上。 威武百官可都看着哪。 皇上这是丝毫不顾及自己的形象了吗? 昏君妖妇,真是岂有此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