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天天审核,我去修改。恭喜懵懂半生成为本书新盟主,谢谢您呀.) 面对这样的天下大乱,实在是人力无法阻止的。 而且历史上就是这种级别的大乱,而且足足延宕了好几年。 历史上这几年光造反的捻军,就足足几十万人,蔓延几省范围,还真多亏了僧格林沁统率几省之兵,用了两三年时间,击溃了十几万,收服了十几万。 当然,他最终也死在了剿捻的战场之上。 只不过相较于历史,眼下的这个局面更加复杂多变。 首先是多了俄国人这个最大的强敌。 另外就是因为中枢的变局和对立,致使拥有强大武力的湘军进入了旁观状态。 这段时间,六百里加急战报简直没有停过。 一个接着一个进入宫中。 整個皇宫,整个中枢,甚至整个京城,都陷入了剧烈的动荡和惶恐。 这个局面,竟然是比发逆最强盛的时候,还要风雨飘摇。 几乎是短短时间内,半个国家都陷入了战乱了动荡之中。 “六百里加急!” “六百里加急!” 一个个信使入宫,让人都麻木了,而且是惶恐地麻木。 很多人甚至有一种感觉,这……这大清是要亡了吗? 不过,另外一个重量级的噩耗还没有传来。 西北大乱。 这才是关乎中华民族的一个巨大危机。 但是这个遍地烽火的状态,已经足够把整个京城的人彻底吓蒙了。 于是,很多人的目光都望向了苏曳。 这天下局势,怎么崩坏得这么快啊? 去年先帝驾崩的时候,局面还好好的啊。 怎么忽然就崩坏了? 河南,山西,山东,湖北,江苏的军队怎么忽然就变得这么不堪一击了? 这些发逆,这些捻军怎么忽然之间就变得这么厉害了? 攻陷了一个又一个州府? 是不是因为苏曳中枢的改革? 你的军事改革搞得人心惶惶,地方八旗,地方绿营也无心作战,天天都担心自己会被裁撤,如何有战斗力? 而且你裁掉八旗,就是动摇大清的根本。 江山根基动摇了,列祖列宗震怒,所以报应来了。 天下才瞬间陷入了动荡不安。 “苏曳裁掉八旗,就是动了我大清的龙脉,所以天下才瞬间大乱的。” “要不然,早不乱,晚不乱,偏偏这个时候乱了。” “大清这是要完啊。” “有了苏曳这个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大清这是要完了啊。” 一时间,舆论纷纷。 这都已经不需要传谣了,很多人本能他把二者联系在了一起。 成也迷信,毁也迷信。 当时苏曳死而复生是祥瑞,天降文武双曲星,匡扶大清朝来了。 很多人深信不疑。 现在苏曳裁撤八旗,动了大清的龙脉根基,所以天下大乱,大清危亡。 很多人依旧深信不疑。 ……… “荒谬,可笑!”左宗棠冷笑道:“这天下大乱和苏相改革有什么关系?” “这明明是英法联军攻破京城,先帝北逃,中枢权威受到巨大损害的后遗症。” 左宗棠说到根子上了,当然内在的原因更加复杂一些。而且这个后遗症新名词,还是从苏曳这边学取代。 清廷遭遇了大败,而且需要向列强进行大额的赔款,所以增强了横征暴敛。 各种原因叠加在一起,导致了天下大乱。 就算没有苏曳,天下依旧会陷入大乱。 但其他人不看如果,他们只会做简单的推导。 诿过于人,也算是传统了。 田雨公道:“若不是大帅的九江经济实验区,若不是大帅和洋人的关系,朝廷的财政更加不堪,百姓只会被收刮得更厉害。” 崇恩道:“先帝驾崩,苏曳进入中枢,我们都觉得是接了一个烂摊子,但是究竟有多烂,当时看不出来。甚至我们当时还奇怪呢,先帝驾崩的时候,也没有觉得天下有多么崩坏啊,现在算是看得清清楚楚了。” 咸丰皇帝死的时候,看上去确实还行。 捻军虽然依旧横行,但没有攻州掠府,发逆也好像被湘军死死压住,当时发逆的地盘几乎算是历史最小的时候。 发逆西征军赖文光部,也没有这么势大。 经过了一年的发酵之后,天下局势瞬间爆开了。 “曾国藩该杀。”田雨公嘶哑道:“若不是他松开了对发逆的压制,何至于如此崩坏?如果湘军依旧死死把发逆按在安庆,整个苏南何至于沦陷?” “这滔天的洪水,就是他曾国藩放出来的。” 这某种程度上,也是田雨公的一叶障目。 历史上,湘军已经攻下安庆了,但是依旧天下大乱。 太平军和捻军依旧合流,依旧横扫了千里江山。 但是有一点能肯定,湘军的放纵,让这一切提前引爆了。 “但现在,朝廷中枢所有人都把这个责任推在苏相身上了。”田雨公道:“这种声音不仅在朝廷中枢,甚至在民间也这么认为。” 左宗棠道:“我现在终于知道,苏相为何在几个月前,当机立断推行军事改革,裁撤八旗了。真的就只有几个月的窗口期啊。” 可不是吗? 错过了这几个月的窗口期,接下来再想要裁撤八旗,至少要好几年后了。 到那个时候,才是千难万难。 “苏相,太后娘娘召见。”外面又传来了安德海的声音。 …………………… 三希堂内。 叶赫那拉氏拿着手中的六百里加急,不断颤抖。 整整两份。 “樊城沦陷。” “亳州沦陷。” 紧接着,外面又传来声音。 “六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 听到这个声音,叶赫那拉氏脸色煞白,他终于体会到当时咸丰皇帝的惶恐了。 片刻后,信使冲入了进来。 “启禀太后娘娘,黑龙江将军府急报,俄国军队开始攻打瑷珲城,请求朝廷派兵援救。” 其实,对于朝廷中枢而言。 另外一个最大的坏消息还在路上,捻军攻陷济南,而且正要攻打烟台。 山东首府的陷落,会给清廷中枢致命打击。 历史上,捻军攻打济南和烟台没有成功,被英法联军击败赶走了。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因为苏曳这个总理大臣的强硬,加上和英国关系的密切,使得英法联军不但从广州撤军,解散了三人委员会,甚至也没有在烟台大规模驻军。 如此一来,苏曳当然保住了主权。 但是……靠着山东地方的军队,根本挡不住捻军,导致了济南的沦陷,烟台岌岌可危。 所以,也算得上是福兮祸所依。 “怎么一下子崩坏如此?怎么一下子就天下大乱了啊。“叶赫那拉氏颤抖道:“苏曳,这就是你说的天下大乱,百万大军乱战吗?” 苏曳道:“是的,太后娘娘。” 叶赫那拉氏道:“这完全是江山倾倒的架势啊,现在朝野之间都想把这个天下大乱的责任推到你身上了。” “不,不仅仅是推到你身上,还想要推到我身上了。” “人家不仅仅是想要把你赶下台,连同我也要赶下台了。” “人家都说这天下大乱的原因,就是我们两人违逆天道,裁撤八旗导致的。“ “人家说不定现在就在酝酿政变,要把我们赶下台了。” “而且指不定编排我什么罪名了,说我秽乱宫廷,激怒了祖宗。” 叶赫那拉氏冷艳的面孔充满了惶恐,双眼通红,很显然这几夜都寝食难安。 “苏曳,现在怎么办?”叶赫那拉氏问道。 苏曳道:“太后不要急,还不到火候。” 叶赫那拉氏颤抖道:“都到这个时候了,还不到火候?人家马上就要对我们动手了,东边那个太后已经完全动摇了,人家满朝文武和东宫那边一联手,就能把我们彻底赶下来了。” “罪名都是现成的!” “我就问你,如果东宫那个太后真的扛不住现在这个局面,直接被说动了,下旨罢免你的职务,将我冷藏,伱能怎么办?难道发动兵变吗?” “现在天下大乱,江山破碎,你如果发动兵变,那就是千夫所指了。” “别看我平时说了算,关键时刻,东宫那边才说了算,她是正宫太后,而且有御赏印章,说不定先帝还给了她密旨,专门对付我的密旨。” “只要她下定决心,我们就完了。” 苏曳轻轻搂住她,柔声道:“别怕,别怕,快了。” 叶赫那拉氏道:“什么时候?万一她忽然袭击,直接下旨怎么办?” 苏曳道:“不会的。” “她在做任何决定之前,一定会召见我,和我彻底面谈一次的。” …………………… 对于两宫太后,满朝文武而言。 此时大清江山真的是风雨飘摇。 苏曳刚刚离开三希堂的时候,小太监桂儿上前道:“主人,莲太妃让您过去一趟。” 莲太妃,冰冰。 丽妃就已经是极其难得的美人了,而这位莲妃甚至是公认几十年来后宫第一美了。 两人自从一夜春风后,就再也没有接触过了。 没有想到这个时候,她竟然主动要求苏曳去见她。 苏曳想了一会儿,摇头道:“这个时候,不太方便。” 桂儿道:“那我明白了。” 接着,桂儿去莲太妃那里说明情形。 当天下午,莲太妃就向东宫太后告假,想要回家省亲。 慈安太后觉得如此多事之秋,最好不要乱走,但她肯定是不会拒绝的。 甚至还赏赐了一些东西,然后莲太妃就带着几人出宫,回家去见了母亲。 又是老一套了。 ………… 夜晚时分,莲太妃的母亲又秘密出现在苏曳家中了。 “苏曳,她让你回家一趟。” 苏曳又全身藏在黑色斗篷之中,进入兆布家。 莲太妃的母亲,又无比小心地在院子里面望风,内心直呼造孽。 刚刚进入房间。 一个火热的人儿就冲了进来。 “我打死你这个负心鬼,我咬死你这个混蛋。” “苏曳,你这个没有良心的东西,这都多少年了,也从来不来看我们娘俩一眼。” “你看不上我也就罢了,你连你亲生儿子也看不上吗?” 然后,冰冰投在苏曳怀中大哭,一边哭一边打。 “我们宝宝现在都三岁了,你见过几次?你有抱过一次吗?” 苏曳轻轻将冰冰如玉似雪的躯体抱在怀中。 “你,怎么不穿衣衫?”苏曳问道。 “你不是爱看嘛。”冰冰道:“我比起三四年前如何?” 然后,冰冰后退一步,转了一个圈。 生下孩子后,她更加艳丽了。 身材更显丰腴,成熟了。 依旧雪白如玉,充满了弹力。 但是那种成熟的弹力感,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 水蜜桃一咬下去,果汁喷溅,满口甜蜜。 但又不完全一样,她是充满弹性的,颤颤巍巍的。 东方女子像她这样的身材,实在罕见。 “更白了,更丰满了。”苏曳道。 “我也觉得,我所有银子都花在上面了。”冰冰道:“为了这个身子,你可知道我花了多少心力,多少银子啊。” “我一天练半个时辰八段锦。” 苏曳道:“真的?” “别小看人,不然我练给你看。”冰冰道。 接着,就在苏曳的面前,练起了八段锦。 不着寸缕的雪娃娃一般,成熟迷人的身体,在你面前练起了八段锦,就问抗不扛得住? 而且,她还把动作改良过。 更加大胆,更加放肆。 练着练着,八段锦就变成了九九六六。 就成了天雷勾地火。 叶赫那拉氏欲拒还迎,喜欢装腔作势。 但冰冰不一样,她从内到外都是火热大胆的。 而且还喜欢主动探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