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距离苏曳还有三十米的时候。 小皇帝忽然朝着苏曳躬身行礼。 顿时间全场都惊呆了。 旁边的僧格林沁汗毛竖起,这……这是谁的主意? 又要出什么幺蛾子? 顿时间,苏曳立刻翻身下马,旁边的僧格林沁也跟着下马。 苏曳躬身行礼道:“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僧格林沁本能是要跪的,但是见到苏曳没有跪,他刚刚弯下去的膝盖立刻又重新直起来。 大军凯旋,主帅甲胄在身,不跪也勉强算正常。 但是僧王一直都是下跪的,但此时他若下跪,苏曳却不跪,岂不是把苏曳衬托得桀骜不驯? 所以,他也跟着苏曳一样,弯腰行礼。 单纯从这一点来看,此人的人品也是值得称道的。 苏曳真的不是居功自傲,因为他此时穿着军服,他要在军中废除跪礼。 小皇帝带着文武百官上前,再一次朝着苏曳道:“苏相立下不世之功,是大清江山社稷的功臣,是朕的恩人,朕为苏相牵马。” 顿时,他身后的文武百官齐刷刷拜下。 苏曳皱眉,顿时朝着旁边僧格林沁望去一眼。 僧王也皱眉。 这个时候就不能安分一些吗? 小皇帝知道什么,他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别人的教的。 让皇帝给臣子牵马,这是把人火上烤吗? 苏曳躬身道:“臣不敢。” 小皇帝上前,直接抓起了苏曳战马的缰绳,往前牵引。 苏曳步行在后面跟随。 接下来高台之上,进行了隆重之极的凯旋大典。 惠亲王绵愉顶着烈日,念了一篇华丽骈文。 而后,小皇帝亲自倒酒给苏曳。 第一杯敬天地祖宗,第二杯敬死去将士,第三杯苏曳才饮下。 而后,文武百官再一次齐刷刷向苏曳行礼,代表朝廷感谢苏曳立下的功勋。 文武百官,上万军队高呼万岁。 最后,小皇帝要牵着苏曳的手,穿过永定门进入京城。 如果是成年皇帝倒还没什么,关键皇帝这么小,届时像是苏曳牵着小皇帝的手一般。 所以,苏曳再一次拒绝了。 但不管如何,这个盛大隆重之极的凯旋大典结束了。 为了庆祝这一场巨大的胜利。 接下来,还要进行一场祭祖大典。 这个仪式就更加盛大了,在京官员,王公大臣都要参加。 发逆之乱,捻匪之乱,祸害江山社稷这么多年,如今终于被彻底平息了,肯定是要祭祀祖先,告知列祖列宗,表示这个功绩。 而这一场祭祖大典,将在三天后在太庙进行。 苏曳进入京城,街道两边有无数的民众相迎。 这当然也是朝廷组织的,对苏曳的待遇算是到了顶格。 …………………… 之前每一次凯旋,苏曳都是先回家,再进宫的。 而这一次,苏曳是先进宫。 两宫太后在养心殿接见了苏曳,走了一个过场。 完毕之后。 苏曳单独去了长春宫,求见叶赫那拉氏。 安德海站在宫门口道:“苏相,太后娘娘玉体欠安,说先不见了。” 这是怄气吗? 先是苏曳抗旨不遵,而后苏曳率军北上,营救僧格林沁,也算是打脸了叶赫那拉氏。 而就在此时,旁边的大太监走过来道:“苏相,母后皇太后有请。” 而后,苏曳就跟着成寿去了钟粹宫。 慈安太后双眼通红,秀美的脸蛋有些清减了。 “苏曳,哀家要感谢你。”慈安太后道:“若不是关键时刻,你率军北上去救了僧格林沁部,那哀家的脸面就彻底没了。” 她当时下旨,让荣禄和景寿去救。 两个人都去了,结果在路上慢吞吞的,就是走不到开封战场。 如果僧格林沁麾下的这一万多旗人精锐全部折损了,那慈安太后颜面何存? 苏曳道:“这是臣应该做的。” 接着,慈安太后仿佛欲言又止。 苏曳道:“请太后明言。” 慈安太后道:“就是关于肃顺和端华几人之事。” 苏曳道:“太后请说。” 慈安太后道:“哀家知道,前段时间他们给你添了不少乱子,甚至哀家也给伱添了很多乱子,你也别怪我,我是女人,头发长见识短。” 苏曳道:“太后娘娘仁慈高贵,这是金子一般的性情。” 慈安太后秀美的脸蛋微微一红,她现在觉得苏曳任何一句表扬都好像有些不单纯。 慈安太后道:“哀家想要替肃顺和端华几人求个情,请你饶过他们这一次,可好?” 苏曳道:“太后娘娘言重了。” 慈安太后微微雀跃道:“你答应啦?” 苏曳道:“太后娘娘的话,臣实在无法拒绝。” 说归说,做归做。 慈安太后脸蛋一红,忍不住心中暗道,你别说得暧昧。 慈安太后道:“那成,你这出去半年肯定累了,这便回去休息吧。” “对了,你这次立下这么大的功劳,我们肯定要进行封赏的,就等到祭祖大典之后,如何?” 苏曳道:“一切听从太后娘娘的安排。” 离开钟粹宫后,苏曳再一次去长春宫。 安德海进入禀告,然后道:“实在对不住了,太后娘娘刚刚歇下,要不然您明儿再来?” …………………… 这个时候的叶赫那拉氏,也不是真的想要什么,就是想要争一个面子。 苏曳先抗旨,而后她失言于慈安太后,又丢了好大的面子。 加上她怀孕几个月了,而且还是你苏曳的孩子。 所以,肯定是要让苏曳服个软。 当然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之前每一次都是她帮助苏曳解决难题,两人的关系,表面上她弱势,但实际上她算是强势一方。 因为苏曳每一次做的事情,都需要她的旨意才权威。 所以,肃顺和端华等人想要让苏曳下台,首先就是要把叶赫那拉氏先轰下台,要逼着她出家。 而这一次苏曳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权势地位都会上涨。 那么她和苏曳之间的关系呢? 谁主谁次? 她的性子,天然带着强势,想要主导地位。 …………………… 回到奉恩镇国公府。 左宗棠,田雨公,崇恩都在。 “苏相,现在这个局面是有些怪的。”左宗棠道:“首先是两宫太后关系,稍稍有些别扭了。” 可不是嘛。 当然最关键的是,接下来叶赫那拉氏肚子越来越大,而且还要分娩,所以要彻底消失一段时间。 所以,接下来重点就要放在慈安太后身上了。 田雨公道:“苏相,这一次胜利足够大,可以建立起来足够的权威了。” “所以接下来裁撤地方八旗军,再训练新式帝国陆军,也势在必行了。” “裁撤地方绿营,要一并进行吗?” 苏曳道:“你们怎么看?” 左宗棠道:“属下觉得,地方大规模叛乱已经没有了,到全国还是盗匪横生。所以裁撤地方八旗和地方绿营,只能先进行一个。” 苏曳点头同意。 田雨公道:“但是这么大的胜利,肯定要推行一项国策改革的。” 苏曳道:“旗务改革。” 左宗棠颤抖道:“这个,是不是太急了?” 所谓旗务改革,就是要取消旗人的特权,取消铁杆庄稼,让他们自谋生路。 苏曳道:“这次胜利太大,不利用这个余势太可惜了。另外母后皇太后刚才向我求情,让我饶过肃顺和端华等人。” “而且改革旗务这么大的事情,肯定要专门组建一个临时衙门。” “我打算组建一个旗务衙门,我领衔旗务大臣,这个临时衙门里面四个人。” “我一个,崇恩大人一个。另外两个人,我想让端华和肃顺上。” 左宗棠道:“也也就是说,端华和肃顺这次想要过关,就必须帮您顶雷,必须成为旗务改革先锋?” 苏曳道:“对,他们本身就是八旗王公,做这个事情最为合适。” 左宗棠道:“这件事情,确实可以。但是这两人对您敌视已久,也不得不防。” “如果,他们不愿意就范,还是除之为妙。” “就是要让天下人知道,您的改革,势在必行,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上一次军事改革,肃顺和端华等人跳得太高,作为明显的反对者。他们要么选择臣服,帮助您进行旗务改革,为您冲锋陷阵,就如同僧格林沁一样。” “要么,他们必须要覆灭。” “顺昌逆亡,这个信号,一定要清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