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宋启淡淡道:“我能看看你一模成绩单吗?” 章宜凌从书包里找出成绩单,一把拍在桌上,眼里满是轻蔑。 她成绩很好,每次考试几乎都能拿年级前三。 这次一模,满分750,她考了678。 只要再努努力,基本就能够到清北的录取线。 这个分数已经相当优秀,但比起宋启当年的高考成绩还要差一丢丢。 宋启注意到,她的其他科目都没多大提升空间,唯独语文成绩有点差,便问:“你语文的短板在哪里?” 一提到这个事,章宜凌就满脸愤懑。 “我讨厌主观题,每次都跟标准答案大相径庭,但我并不认为我错了。” “比如鲁迅的《雪》,描写南国的雪松散,我认为不能凝聚,是不团结的现象,但标准答案却是不勾结,不同流合污。” “强迫你接受统一的观念,就是所谓的主观,我不喜欢。” 宋启把那本《道林·格雷的画像》放到她面前,“这本书看过吗?” “看过。”章宜凌点点头,“我很喜欢奥斯卡·王尔德的书。” 这本书讲述了主角道林·格雷在画家霍尔沃德的诱惑下,向自画像许愿青春永驻,自己的罪恶都由画像承担。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道林的行为逐渐堕落,画像变得越来越丑陋,而他自己却始终保持青春美貌。 后来道林意识到自己罪孽深重,企图掩盖罪行,于是就谋杀了画家,并试图破坏画像。 不料自己却意外身亡,而画像竟然奇迹般恢复了原状…… 宋启问章宜凌:“如果把这本书作为主观题,描述核心思想,你会怎么作答?” 章宜凌想了想说道:“追求美和欲望本身并没有错,但当我们失去道德的限制,可能会误入歧途。” “另外,真正的救赎并不在于逃避和掩盖罪恶,而在于正视自己的内心,勇于面对和改正自己的错误。” 宋启笑着鼓掌:“你回答得很好,很标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无分对错,但考试要打分,就必须有一个衡量标准。” “如果完全放开限制,任由大家自由发挥,考官主观评判,那考试就丧失了公平这个最核心的意义。” “我的观点是,打不过就加入。” “等你以后当了教育部长,有能力改变现状,再去考虑创新。” 【或许那时候,她就不想改变现状了吧……】 最后这句话,宋启没说出口。 他不想掐灭希望的火苗。 星星之火,足以燎原。 章宜凌若有所思点头,之前的冷漠态度也渐渐发生转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