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建班底-《盛唐剑圣》
            
            
            
                
    第(1/3)页
    裴旻回到尚书省,尚书省的官员一个个都迎上来问好,喜悦之情,无以言表。
    尚书省给压制的太久了。
    作为原本的三省大佬,尚书省因为权位过重,一直给各方面压制着。
    而今裴旻得以升任尚书令,还成了辅政大臣,尚书省崛起的日子,自是指日可待。
    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首相已经换人!
    旧的领导圈子自然跟着换,新的辅宰班子必然是围绕着新一届的首相裴旻建立的。
    这能够给裴旻留个好印象,自然有机会青云直上。
    裴旻也确实在考虑组建全新的行政体系,他与李元纮没有矛盾,但是看不上李元纮那种完全是鸽派的庙堂体系,打算重新建一个。
    裴旻第一个考虑的自然是自己人。
    作为自己的代言人,要是不跟自己一条心,自己这个首相还不如不当了。
    裴旻最先想到的就是李林甫。
    细细一想,裴旻就自我打消了,念道:“要是将他叫来,那满朝文武,还不给他治的服服帖帖?”
    裴旻不想当曹操,也不想当姚崇,一个真正合理的庙堂必须容得下反对的声音。
    一言堂确实便于行事,但是从长远来看绝对是弊大于利的。
    为什么强势如李世民这样的皇帝会收着自己的杀心,不断的纳谏?
    就是因为这位明君知道,人总有犯错的时候,不可能事事都是十全十美。
    在关键的时候,有一个反对的声音,远比满屏的赞美歌颂更要有用。
    忠言逆耳利于行,古人的教诲是不会错的。
    作为一个与秦始皇、汉武帝一列的皇帝,李世民的功绩未必能胜过他们,但是自身放的过错,绝对要比前两者少。
    这也于满朝的谏官,密不可分。
    裴旻绝不希望自己的主持的朝政,最后变成一个敢说真话的人都没有的地方。
    “林甫就让他呆在凉州吧,他的手段过于刚硬,不适合现在的局面。”
    裴旻嘀咕着。
    之前将李林甫叫来帮着自己对付王鉷,是因为自己远离庙堂,而对手又涉及李隆基。
    第(1/3)页